读吧文学 > 悬疑 > 书厢 >
        若说先前那多少有点“对不上号”搞得有些尴尬的话,芯启这一回的反应可就相当“决绝”了——他愣是理都不理,就这么自顾自地朝阶梯方向行去,好似完全没“听”到那声音一样;但也还真的算巧,没走出两米那声音便再次冒了出来,依旧“年轻”但这一回的语势却同样显得有些焦急:

        “谢谢……物归原位……”

        “……!”

        好吧,倒是先不论那猛然间变得简练乃至显得“老气横秋”的用词了,要说“信息”,这一回芯启倒是掌握了不少——很关键,虽然从实际角度来看意义并不大——事实上别看芯启一直都保持在了高度警戒的状态,但那其实只针对在“四周依旧没人影”以及“声音的‘质感’确实诡异”这两点上——若说“原理”,这其实就跟“与一个人交谈便会慢慢知道他是什么人”没什么两样,虽然之前那位三言两语还都是客套的情况搞得芯启的计划稍有点乱套……

        ……但这一回,他倒是能确定两点了,虽然并非“同一个人”而且把握也只有六七成左右,但他确实能确定这两点了——其一是对方并非“程序”而是“人”,亦或者说,“存在完整社交能力”的个体,“语气”、“语境”一类的调配合乎逻辑且多样而复杂;至于其二,则是这声音确实不是声音,虽然对方能识别自己的语言,但对于芯启自身来讲,他听到的声音其实并不是物理意义上的那种“声音”……

        ……虽然今次的“目的”完全不一样,但可别忘了,芯启能用“蛙眼功”这种“自封感官”的武功,虽然这本便不是一套即刻就能施展的武功,但只要给点时间调整一下状态,“不影响其他功能的情况下封闭掉单一感官”就他的功力而言并不难做到;而芯启也确实这么做了,将“听觉”的“阈值”调得异常高,然后他依旧能听见那些空旷到险些找不到根本的语句……

        ……这不是通常意义上依靠“震动”传播的“声音”,而是“心灵感应”,直接对意识所说的话——倒不至于让芯启感到奇怪,要知道人脑也是另一种原理的“电脑”,既然通常电脑都能“联网”人脑又怎会“一定做不到”?只可惜“自然产物”的复杂程度怎么会小?再加上另一些乱七八糟的原因,至少在芯启的世界中这方面的发展要提高“稳定性”的话至少这个时代还是很难做到——人脑毕竟是没有天生的“联网器官”的,因此“程序”什么的姑且不提,这乍一看最“险要”的门栏便无异于在不接入硬件的情况下远程入侵一台不能联网的电脑……

        …………

        ……某种程度上来讲,这比直截了当地告诉你“做不到”还要叫人绝望;而就算绕过这点,还有一个“尚未确认,但存在迹象”的东西在芯启的脑袋里额外转了两下——那便是对方“心灵感应”的能力似乎是存在极限的,先前那“老头”最后的“半句话”就是证据……好吧,算上这一位那……“猛然间变得简练”的用词,乍看上去会叫人做出这个判断似乎也没有什么大不了;但这就存在一个前提了,那便是若对方并不具备社交能力只是段“机械性”十足的程序,会出现这种情况倒反而并不奇怪,或者说,多出了个“刻意设置成这样”的可能;当然,并没有十足的说服力,但若说对方存在完整交际能力至少会“焦急”地赶忙将话讲完……

        那“心灵感应存在限制”这一点的可能性还是相当高的——亦或者说,这世界上本就不存在什么完全笃定的事情,要说“推测”,除开存在固定答案的固定试题外能代入参考的只有永远达不到极端的百分比可能性——要说芯启先前推断全错碰上了个特别……“复杂”的“程序”的话,他完全不否认这种可能,虽然那可能性确实小到在这时候也只有傻子才会心心念念地代入考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