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 > 悬疑 > 狐朋仙友 >
        见胡三发问,杨从循底气十足地一甩手中啃了大半的鸡腿:“此事正得为兄出马才好下手操持,谁让为兄是商贾人家出身呢?胡三你没见今天上午那个油盐铺的赵五一见咱拍下的银票,这脸上立马就笑开花了么?”

        虽然杨从循这辈子就没正经跟杨新笃学过做买卖,但这生意行讲究的就是贱收贵卖。

        换句话说,想吃生意这碗饭,你得知道什么东西贱,什么东西贵。

        同样的东西该在何处贱买,又该运往何处贵卖,这里面的门道你必须一目了然,否则就不是吃这碗饭的料。

        杨从循的眼光不可谓不毒!

        刚一下车,他就从赵记油盐铺门口摆放的麻袋油篓上猜出这家店主要经营的货物种类:质量最次一等的麻油,以及黄豆粒一般大小的粗盐!

        要知道,关外数省就只有盛京向南一隅靠海,就这还因为地冷天寒,导致当地几乎无法大量晾晒海盐。

        所以,往关外贩运专供达官贵人享用的细盐,是件有利可图的事情。

        这趟来关外,王管事他们所携带的商队货物中就有十袋产自津口塘沽的细盐。

        当然了,这种长途贩运的好盐关外平民百姓肯定是吃不起的。

        为了弥补当地用盐需求,关外靠海的辽阳等地开设大量烧柴煮盐的作坊,雇人将海水一桶桶挑入柴灶大锅中熬盐,这样得到的就是价钱便宜许多的大粒粗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