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非草木,谁能不吃,人非仙佛,谁能不拉~但凡是人,但凡是活的人,就没有不吃不拉的~乞丐如此,皇帝也不例外~衣服也可以不穿,但饭总要吃的。

        没有人能挡得住食物的诱惑,在特定的环境里,金钱、美女、权利都没有食物来的重要,一口饭,就是一条命。

        有的人,终其一生也在温饱线上打拼,吃饭对他们来说,就是为了填饱肚子,就是为了吃饭而吃饭。有些人吃饭也是为了填饱肚子,不过他们总不会让自己吃撑,他们吃的是美食。

        在如今的大宋,大多数人都能填饱肚子,不过,那只是食物,吃美食,一年吃几顿都是是奢侈的。

        经过家中上下数十人一通忙碌,院子里摆了好几桌酒菜,有家里厨子张罗的,也有到京师各大酒楼里订的特色菜,当然,天上人间的火锅和咖喱三宝,是少不了的,就算是京师大户人家,也不一定能经常吃上这么丰盛的酒菜。按照西门庆的说法就是,大家伙要吃,那就要吃最好,要玩,就要玩开心,后世的人人平等的观念,在这里起了很大的作用。考虑到蔡攸、赵佶、林冲、王诜他们毕竟身份不同,或许不太适应西门家这样主人和下人一起用餐的没大没小习惯,所以西门庆没有通知他们,只能改天再补上。

        所有的家丁都入席了,福伯一桌一桌的给家丁丫鬟们发着红包,说是红包,还真是红包,不过却是红色的布缝制而成的,每个里头装着五两银子。五两银子已经不少了,相当于五贯大钱,也就相当于家丁们一月的工钱。这也就是西门家的佣人待遇好,一般人家的家丁每月也就两贯顶了天了。要知道此时大宋的禁军每月也才三贯,地方部队有两贯也就不错了,毕竟一个县令每月也就十贯而已。

        家丁丫鬟们接过红包,一片欢呼雀跃,整个庭院都充满了欢笑声,可其中唯独少了钱罐,其实钱罐和福伯一样,正在菜棚、煤场、铁匠作坊给大伙发着红包呢。

        这几个地方的伙计们,也一样在聚着餐,毕竟今天是他们家官人的大喜日子,伙计们打心里感到高兴,西门庆官越大,他们后台就越硬,心里就越有底气,这年月,谁不想跟着一个又有钱,又有才华,人品又好,官也大,人脉也广,为人还善良和蔼的主人呢,何况还是那样的年轻,所以,从伙计到掌柜,上上下下,都觉得心里有了奔头儿。

        一顿饭吃的其乐融融,幸福美满,西门庆让所有人成功的找到了家的归属感~不管是家丁丫鬟,还是琴操、李纲他们几个~这段日子他们早就习惯了西门庆的做派,也适应了和家丁丫鬟一起玩闹,在他们心里,早就被西门庆这份天真浪漫,豪放洒脱和不羁给深深折服~

        所以,看到几个活泼的家丁丫鬟不依不挠的给西门庆劝酒,西门庆来者不拒的模样,也就见惯不怪了,很快他们和其他的家丁丫鬟也加入其中。福伯也多喝了几杯,眼神有些迷离,不知道多少年,他没有像今天这样开怀过了,这一刻在他心里,少爷才是真正的长大了,再也不是流着鼻涕趴在他背上熟睡的懵懂少年,而是一个大丈夫,一个帝国侯爷,年轻将帅,一个顶天立地的,足以撑起整个家,为他们所有人遮风挡雨的大官人。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存在着定数和变数,食物发展过程中其轨迹皆有规律可循,同时又存在着不可预知的变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