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承住在咸阳城北的紫晟阙的一间小别院,距离皇宫还有八阙,还不算太远。

        易承便让顾二带路,自己逛一逛这个两千三百年前的秦国咸阳城。

        黄泥土路修的很宽敞,每隔几十米还建有类似于牌坊的建筑,不过因为是新修建的大城,而且两千多年前的建筑技术实在简陋,这咸阳城倒是像个大型的农村合作社,而且还得是上世纪黄泥砖墙的那种。

        街道上的行人也不多,大多都穿着灰色右衽的粗布麻衣,这种衣服在目前的秦国最为常见,也是务农者的基本穿着,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国便全民耕战,务农者就成了全国最多的职业,几乎占据了全民人口的八成。

        逛完了整座咸阳城,连午时都没还没到。

        对此易承也能理解,咸阳作为秦国的都城,如今才历经十几年,就有现在的规模,而事实上,秦国后面还有七世皇帝,经过后面那七世皇帝的不断经营,咸阳才能真正成为秦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作为一个见识过后市繁荣大都市的现代人,如今的咸阳城显然不太能提起易承太多的兴趣,于是易承便在临河处找了片阴凉地,在一颗柳树下与顾二席地休息。

        “顾二,汝可知秦国如今有哪几家声势显赫些的家族?”易承望着远处皇宫边上高耸的塔楼问道。

        “回禀主人,甘家、杜家、郑家三家在秦国之声势最是显赫。”

        “哦?这三家可有何大人物?”

        “甘家的家主甘龙,杜家家主杜挚,郑家家主郑问,乃是当今朝堂之上仅次于大良造商鞅的权臣,颇受陛下倚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