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年十一月,杨嗣昌命令陕西、郧阳、湖广、安庆、凤阳、应天、江西、山东、山西、保定等巡抚截断各地,再派遣熊文灿、刘元斌率领大军,河南巡抚率领左良玉、陈永福等部,实施十面张网计划,对农民军进行合剿。

        对于和议之事,清廷透漏出不少风声,传到崇祯耳边。

        只是历史开始出现了拐点,清军正白旗在大同惨败,让崇祯看到希望,他现在又不想与清廷和议了。

        先前,崇祯冒出和议的想法,那是受到杨嗣昌等人影响。

        而杨嗣昌的主张,或者说战略规划,可以归纳为三点,一是攘外必先安内,二是足食然后足兵,三是保民方能荡寇。

        正因为如此,杨嗣昌主张先与清廷和议,专心对付起义的农民军。

        崇祯对杨嗣昌青睐有加,接受了他的主张,随后更是听从建议,加派了剿饷和练饷。

        至于第三点保民,杨嗣昌也做了安排,但因加饷一事,收效甚微。

        不过,崇祯现在改变了主意。

        继续让杨嗣昌主持剿匪一事不变,同时,给卢象升加了兵部尚书衔,出任宣辽督师,专门对付清军。

        宣辽督师是新的职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