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现在是陷入了幸福的烦恼,他的长子是大明太子,这些年来处理朝政得心应手。老朱知道哪怕自己现在蹬了腿,他的长子也可以将大明江山打理的井井有条。

        文臣武将、勋贵皇亲,不管是哪一方的势力,在皇太子面前都不敢咋呼、服服帖帖。

        而老朱的宝贝长孙呢,打小就很聪明,早慧的长孙心思很深,也很有才华。不管是此前的开海禁还是打东瀛,都让大明的国库有了巨大的进项。现在长孙坐镇北平,北平城的修建、天津的开发,都是一日千里。

        可是现在长孙有了军功,这就有点让老朱稍微有点为难了。

        他自然知道太子不会多想,但是难保其他的朝臣有什么想法。太子手里确实有不少文臣武将,可是太孙手底下本来就有一大批勋贵。这要是再给皇太孙麾下的武将筹功,到时候很有可能就是太孙账下的武将压过了太子的班底。

        这可不是在夸张,太子现在手底下的头号武将是蓝玉,但是这还能和太孙有些关系。傅友德、徐允恭这些人,明显就是被打上了太孙的标签了。

        大朱笑了起来,对老朱说道,“父皇怕是也没想到英儿成长如此之快吧?”

        “咱是知道英儿好武,他打小就能看出来。”老朱没好气的说道,“只是咱没想着,他这般年纪就如此大胆。标儿,你比英儿强的地方是政事处理、帝王手段。但是咱英儿那个眼界,咱都服气。他打仗,咱也相信。”

        大朱颇为得意的说道,“儿子文功强些,英儿武治更强。英儿这些年也就是不在中枢,不想理政。他脑瓜子聪明,给些时日就能顺手了。”

        老朱抓了抓脑袋,嘿嘿笑了两声,“咱的儿子出息,孙儿也出息!现在倒好,咱的孙儿太出息了,咱都要压着他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