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海面上雾气的已经渐渐散去,霍洛港的全貌终于在大家的面前展现了出来。

        朱北国拿起望远镜望向港口方向,此时他已经能清楚地观察到霍洛港的情况,此时此刻,这位历史学博士的心中正不断地发出惊叹。

        码头上鳞次栉比的房舍,东西延伸达数里,由北向南簇拥着远方高大的城门楼,这些房舍通常是灰墙蓝顶,间或有红色的飞檐和粉墙,可以看出,从城门楼到码头的商铺,这里的建筑风格深受北方大陆那个古老东方大国的影响,石头建造的防波提绵延数百米,木制的码头上,几条栈桥延伸进海水数十米,那里停靠着各种大小不一的船只,虽然称不上杆桅林立,但也十分的密集,码头附近炊烟袅袅,雾蔼中能隐约看见攒动的人影。

        这个港口果然跟历史记载中的一样,是这个时代南洋海域著名的繁华地之一。

        尽管在这个时代,欧洲人已经来了,并在南洋各处都建立了贸易据点,但若论南洋海域各个港口的繁华程度排名,还是基本上遵循历史越悠久,繁华程度就越高这个基本规律的。

        毕竟这些历史悠久的传统口岸有各种文化和经济的积淀,通常还是一个国家的首都和经济中心,因此这些口岸不仅有传统的贸易航线,还有密集的人口。

        根据历史资料,此时欧洲人的港口则因为初来乍到,人地两生,加上贸易品种相对单一,居民也是以外来人口为主,因此其繁华程度确实是不如这些王国的传统港口的。

        像荷兰人的巴达维亚、安汶和古邦,西班牙人的达沃和宿务,还有葡萄牙人的帝力港等,这些港口的繁华程度确实都无法跟传统港口相比,毕竟这些传统港口历史悠久有些甚至有上千年的历史。

        比如就这眼前的霍洛港来说,贸易历史就可追溯到近千年前——这是一个曾经与两晋南北朝和大唐有贸易历史的港口。

        作为历史学博士的朱北国,总是比别人多一些历史的感慨,不过他也知道,眼前的这些繁华很快将沦落为历史的尘埃,因为欧洲人来了。

        欧洲人的到来,不仅带来了西洋的火器、钟表、玻璃等货物,还在客观上促进了南洋地区的贸易交流,特别是像荷兰人这样的商业势力,荷兰的商船队把东瀛的倭刀、漆器等各种手工艺品长途贩运卖到爪哇和印度,然后再把印花布、各种香料和珠宝带回远东和南洋,荷兰人的商船还把琉球和大员岛的红糖、鹿皮、海产品以及木材等货物卖到大陆和南洋诸岛,然后再把珊瑚、珍珠、金鸡纳霜和安南的稻米运到东瀛与三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