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对于苏禄国商人引以为傲的传统特产:珍珠、珊瑚等珠宝类商品,澳洲人根本不屑一顾,这着实让人疑惑。

        但是不管怎样,除了珠宝以外的各类土特产品,包括原本在霍洛港属于清淡生意的各类木材、椰壳纤维、绳索等,也突然变成了紧俏货。

        然而澳洲人最大宗的收购还是铜条、铁条、锡锭、铅锭和红汞。

        另外,还有各种粗细麻布、铁制农具,木头家具、农家的藤编用品等等,此外,还有收购了大量的椰子油、椰子干和大米。

        由于澳洲人需要的货物量太大,搬运人手也出现短缺,码头广场上很快出现了货物积压现象。

        于是澳洲人要求苏禄国提供更多的劳力搬运物资,并且大手笔地提出,一人一天给三钱银子的工钱招募搬运工!

        要知道在这个年代的东方国家,普通的一家六口,夫妻老小加一起,月收入平均四两白银就是小康之家了,现在到码头给澳洲人搬货,一天居然给三钱银子!这样算下来,大大高于小康之家的每日平均收入!

        将信将疑的商行的掌柜们再三跟翻译薛来相确定了这个价格后,大喜过望,立刻通过丞相大人调来三百多名士兵充当搬运工,此举果然大大加快了搬运上货的速度。

        当然了,澳洲人支付的银子最终有多少落入了这些普通士兵的口袋里,作为经办人的朱北国他们就不得而知了。

        然而薛来相是很清楚,他后来告诉朱北国,这些苏禄国士兵最终根本拿不到任何银子,他们时只能拿到按照官方比例兑换到的小铜钱,而且还会被军官们大量克扣......

        关于己方对苏禄国采购时花出去的真金白银的去向,不仅朱北国的心里很清楚,大伙也都清楚,这群人再笨,也被当初巴余二人的那封电报给揭示明白了,一句话,此次贸易,虽然量大价实,但充实的是苏禄国丞相大人和国王的内库,至于普通商贩和生产者,连银子渣都没有看到……

        所以,当朱北国第一次带着胡小林任柯魏@宏他们以市场调查的名义,深入霍洛港码头商业区时,已经深刻体会到了普通商家对澳洲人的冷漠和敌视,深刻体会到什么叫外贸垄断和货币管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