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联邦万山岛警备队司令艾鲁什敬致陈将军案前:

        今之满洲,本塞外东胡,屡为大明边患,趁中原多事,灭我社稷,居我神器,杀戮千万,迫我华夏为奴,其穷凶恶极,今已贯盈矣。

        如今大明国难未已,将军凭西南一隅,独举义旗不事鞑虏,实令人钦佩,闻近日雷廉诸州危殆,军民惶恐,余意期期不可听凭军民惊散流失,望将军尽量收拢难民,整肃兵马,静待澳洲联邦铁船大队至,运载南方。

        至于清军攻势,实乃强弩之末也,有澳洲军相助,定教鞑清有来无回。

        另有相告将军者,我澳洲联邦虽远居南洋久隔中原,然共为华夏血脉,前宋今明,实同境所引,故视大明军民为血浓于水之同胞也,更是引今日之不事鞑清之士为同志,故澳洲虽远,仍愿鼎力拯救斯民,协助将军厉行大义焉……”

        ……

        当天半夜,一艘快船从澳门悄然出发去了高州,这艘船除了给陈上川带去了澳洲人即将抵达的消息和澳洲人给他的建议外,还有这封出自火塘俱乐部人士的信件。

        最近,留在家里的火塘俱乐部的人士在电脑资料室里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他们的结论是:雷州半岛的难民数量远可能远不止现在所说的三万。

        哥几个认为,在这个时期,那里曾经发生过一次被历史忽略的大规模难民潮----根据安南、寮步等国的历史记载,割据安南后黎朝的河北、广南和莫氏政权曾经大量收纳来自滇黔一带的难民,而陈上川所代表的“明乡人”只是其中见诸史料的一个小分支。

        根据历史记载,也正是在这段时间里,因为割据内战搞得疲惫不堪的北方郑主和南方的阮主,原本分别面临东部的寮国澜沧王国和南部的高棉帝国的威胁,政权已经是岌岌可危风雨飘摇了,然而在不久之后,安南后黎朝的这几个割据政权突然实力大增,不仅完全挡住了高棉和寮国的侵蚀,还不断四处出击,扩大了版图。

        究其根源不难发现,正是有大量的来自北方的难民涌入,给这些国家注入了活力和实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