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柯对此有些绝望,他发电报给红楼说,不愿意自己的警备队由一群乡下混混组成,还发电报给万山岛,强烈吐槽小艾等人的截胡行为,还上纲上线地指责万山岛方面的截胡行为是不顾大局,会严重影响大家的穿越大业云云。

        针对任柯的、有些气急败坏的电报和困难,孙老立刻发电报安慰任柯说,不要这样悲观嘛,村里的混混好歹也是年轻人,是年轻人就能塑造嘛。

        孙老还说,我们应该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问题,通常情况下,保守的乡绅和族人们对那些头脑比较活泛,不安于现状,总是出各种幺蛾子的年轻人一概视之为混混----这些人可能有各种毛病和叛逆的性格,有些人甚至好吃懒做——对于不少年轻人而言,终日劳作仅得温饱的日子确实是令人绝望的,也难怪一些人陷入好吃懒做的消极境地。

        但是,我们不应该怪这些年轻人,你应该理解一个事情:如果一个人意识到自己一辈子都在绝望地劳作且毫无上升空间,那是一件多么令人绝望的事情?

        所以年青人的消极和叛逆主要还是社会问题,从总体上讲,怪不得年青人的。

        所以,对于我们而言,这些年轻人其实是宝贵的资源,总之,是人就能用,只要用严格的训练来塑造这些人,假以时日,这些人都将是优秀的军人。

        别忘了,只知道埋头种地的所谓老实农民,其实也没多大出息,智商也成问题,那些人也许可以成为一个听话的士兵,但是成为不了优秀的军人……

        孙老对任柯的开导还是起到了作用,于是任柯和魏东篱一起,把魏鸿在新安城训练归化营黑人的那套“军事条例”整理了一番,萃取其中最严格甚至残酷的军法,拿来训练这批村里的混混——任柯和魏东篱对此有一个共识:军事训练要严苛到让这些混混害怕的地步。

        好在任柯前期带到紫霞岛的士兵素质相当高,这些士兵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大垅湾水寨出身,而且全是单身或者是孤儿——不是这样的人谁会背井离乡跑到这个只有鸟才来拉屎的荒岛呢?

        另外一部分是代小山和小艾从四家华商那里带出来的孤儿,这些士兵大多数都在万山岛的夜校里上过几天课程,接受过一段时间到军事训练,其中不少人还参加过大垅湾水寨的那场与绿营兵的战斗,这批人现在是任魏二人的骨干力量,如今警备队扩充了,他们全部都变成了军官,最起码也是班长,这些人的存在让任柯和魏东篱有底气管理好这些士兵,包括那些混混们。

        除了严格的军训外,还有各种工程建设——黑石道的修建只是其中一个还算相对轻松的劳动,此外还有码头建设、伐木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