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队的任务就是这些,整个工程由侯相麟全盘负责。

        考虑到有上万吨的物资需要腾挪储藏,因此侯相麟他们的仓库修建任务其实相当的繁重,因此大部分工程机械车辆都给了侯相麟他们,这四十个人的修建队配备有六台挖掘机、三台推土机和三台压路机----有了工程机械的帮忙,大伙最近虽然很劳累,但劳动强度还算可以忍受。

        关于具体要修什么样的仓库,大伙只给出一个原则要求:安全可靠,尽量节约物资,具体实施方案,那就是侯相麟这位专业人士的事情了。

        于是侯相麟作为工程总指挥,充分发挥了他曾经在山沟里搞施工建设锻炼出来的各种因陋就简的能力,设计了一种半地下式的简易仓库。

        四月六日,仓库修建工程正式开工。

        早上八点,在侯向麟的带领下,所属全部工程机械和人员由火车用运往红码头,往返几趟后,修建队终于驾驶着这些工程车辆浩浩荡荡地开到了码头北面的一个地势稍微高一点的丘陵地带,侯相麟决定利用那里的地形,建一片半露天式的大型货物堆场。

        这种堆场建筑实际上就是将缓坡的一面或者两面削出一个有三面土墙的凹字形结构,侯相麟说,这个灵感来自于他有一年在北方黄土地上搞的一个工程,当地人的半地下式的窑洞庭院是很不错的库房,冬暖夏凉还能遮风挡雨。

        而参加修建大队劳动的**等军迷人认为,这个结构其实很像当年战场上的坦克堡垒。

        根据地形,每个露天堆场的进深从三、五米到十几米不等,坑底根据地形地势,通常与地面保持持平,或入口有一个长长的缓斜坡,三面是天然的土墙,有的斜坡侧面还多了一、两道排水沟。

        侯相麟听到**他们的说法后也承认,这种结构的确有点像坦克壕,只是规模面积大了很多而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