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永历还给了他空白敕书百道、印鉴三颗。

        于是,黎维祚把这些敕书印鉴藏在船夹板里再度出航,终于辗转回到了景栋,接着李定国又命他继续转报告至其余各营,准备采取联合行动,再度入缅救驾。

        然而,在旧世界的历史记载上,这一切还是太晚了,根据历史记载,在各营联络初定后,黎再度动身入缅复命,但刚刚行至腾冲附近时,缅王已经把永历帝献给清军了。

        最终,黎维祚还是见到了永历皇帝----在得到吴三桂的允许后,时间大约在一六六二年的三月。

        历史记载,陷入绝境的永历皇帝见到他后大哭不止,也泪流满面,然后密奏道:

        “事今至此,臣惟疾奔告诸营整兵于要道接驾。”

        显然这个所谓的接驾,实际上就是救驾,黎根据昆明城内的传言,吴三桂即将把永历皇帝押送北京献俘请功,因此黎维祚打算联络各营将领,于途中将永历救出,做最后的努力。

        当时,已经知道危险的永历,马上“手剪御衣一片,密写敕付即行。”

        不久之后,黎昼夜兼程抵荆侯营,并约定在贵州偏桥救驾。

        然而吴三桂也不傻,他忽然改变主意,密奏朝廷说,如今地方不靖,若押解永历回京,路途遥远恐有意外,建议朝廷就地处决永历以断绝各地抗清势力的希望。

        最终,朝廷准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