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办理处还包括王宫外小广场的一个院子,汉人们在那里面排队领取通行证----其实就是一张盖着大红印章的纸片,望着汉民们在出示通行证后出了城门,不少看不清形势的缅人也终于找到了王宫附近的那个院子,他们也想办通行证,然而意外的是,门口的士兵对每一个想进入院子的缅人都要审问一番,说的还是汉语,这下缅人们就有点抓瞎了,他们中绝大多数人是既听不懂汉语问话,更不能用汉语回答,在张口结舌半晌之后,就被一脸不耐烦的士兵用刺刀赶到一边凉快去了----尼玛连院门都进不去,更别说申请什么通行证了……

        就在这天晚上,几家城里二十多位比较富裕的汉商和十几个比较有名的识字的汉人,突然被澳洲士兵们登门造访,然后他们一脸懵逼地被带到王宫门口,众人随即被告知,你们现在准备被当今大明天子----身边的邓大人召见。

        随后,这些受宠若惊的人们,被几个太监提溜着草草地教了几次见官礼仪,然后就聚集在一座偏殿里,众人等了好一会儿后,终于见到了邓凯邓大人。

        与面无表情的澳洲士兵和太监们相比,坐在太师椅上的邓大人很是和蔼,众人在战战兢兢地行礼、落座和奉茶后,邓大人便给在座的各位仔细布置了一番……

        一个小时后,这些人就出了宫门,一边微笑着,一边面色神秘交头接耳,然后众人相互招呼着抱拳告退……

        第二天下午,走在街上的缅人会发现,大街小巷里忽然出现了一些“缅兵”——好吧,从装束上看是的,这些“士兵”戴着草帽,足登草鞋,穿着灰色麻布短衫和长裤,一律打着白色布条的绑腿。

        然而缅人的短暂惊喜之后,却是深深的失落——当缅人走近看时候,发现那些所谓的“缅兵”,实际上是披了一身缅兵军服的汉人。

        这群士兵与缅兵在装束上几乎一样,但也有一个显眼的不同——每个士兵的左胳膊上都套了一个红绸子做的短袖套,袖套上间隔写着“”西“和”“纠”两个大字。

        这时缅人里面有些胆大好奇的,便指着袖子问士兵,那是什么神符?

        而这些汉人士兵们则一脸不屑地用缅语回应道:

        “阿瓦城西门城区市民治安纠察队,明白不?”

        “不明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