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里在行动,县里也没闲着,按照刺史府和郡守府的指示,给全县境内所有生活贫困的百姓都发了补助,包括衣服粮食等,美其名曰助力脱贫。

        接到乡衙开会的消息,村官们以为又要发东西急不可耐的赶到乡衙,生怕跑的慢了落于人后。

        乡衙大院,看着气色比三个月前好了不少的村官,曹晟脸上充满笑容,直奔主题道:“很遗憾,今天喊大家过来并不是要发东西,而是有事宣布,我走访时发现,被你们称为二溪谭的地方土地肥沃很适合居住,本乡长思考再三,决定先迁一部分人过去定居,今天喊大伙过来就是想征求一下你们的意见,不知诸位对二溪谭有没有兴趣。”

        二溪谭是本地人对神溪的称呼,全乡就巴掌大的地方,外地人不清楚本地人却很熟悉。

        经过数月练习,曹晟的方言虽然依旧绕口,却多少能正常交流,听完他的介绍众村官聚到一起交头接耳,商议半天七里亭亭长才率先站起,大声说道:“乡长,说实话,二溪谭土地肥沃大家都知道,而且惦记不是一天两天了,在那里生活我们自然是求之不得的,问题是那里离县城太近,翻座山就到,万一官兵再来攻打我们……还有就是那里荒废多年,土地要翻新好几遍才能重新耕种,想见收益少说也得两年以后了,这两年我们怎么活,总不能喝西北风吧。”

        翻座山的距离也算近?

        可见这里的百姓生活是多么的水深火热。

        七里亭长的顾虑也是所有人的顾虑,众人闻言纷纷点头附和。

        曹晟笑道:“第一点大家尽管放心,咱们都是大魏百姓,一没违法二没犯罪,官兵打你们做甚,我就是官,若真有兵来打肯定我先顶在前头。”

        “至于第二点,我思索许久决定先吊庄再移民,所谓吊庄就是人去往别处,根却依旧吊在家中,换句话说就是各亭先选几户人过来垦荒,垦出的荒地归开垦者所有,同时老家的土地也为他保留,这边若真出了什么问题完全可以再回去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