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有异才,敏而好学,少年时便是神童,加上家世显赫,自然而然就受到了多方吹捧。

        然而少年成名并非好事,孔融和后世那些被家长宠坏的熊孩子没什么两样,目中无人狂傲自大,以至于竟说出“父之于子当有何亲?

        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

        譬如寄物缶中,出则离矣”这样大逆不道的话来。

        这话翻译过来就是,父母对子女来说算不得什么亲人,也不必对他们报什么恩,因为子女之所以产生,不过是父亲一次情欲的副产品而已,至于母亲,也不过是装这个副产品的容器罢了。

        听听,这是为人子应该说的话吗,在这个提倡忠孝,礼教盛行的大汉王朝,身为圣人后裔的孔融竟然说出这样的话,简直让人不可思议。

        当然,这是人家自己的事,曹操虽觉不妥却也懒得管,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嘛。

        可随着年岁增长孔融不但没有收敛,反而越发狂悖,建安元年来到许都,不止一次的在公开场合诋毁于他,言语多有刺耳,为了大局曹操忍了,谁知此人不但不感激反而变本加厉,竟敢跟董承一起谋反。

        董承密谋失败,原本他想杀掉包括孔融在内的所有反贼以解心头之恨的,看在曹昂求情的份上再次忍了,发配瀛州饶他一命,结果呢,自己难得的一次善心换来的却是恶报,这让曹操怎么受得了。

        看着被云泽拔舌割耳挖眼,变成血人昏死过去的孔融,曹操心中那叫一个畅快,冷哼道:“走。”

        见他转身离开,毛阶急忙追上去说道:“主公,孔融毕竟是伪朝的三公太傅,如果死了刘备会不会发兵报仇?”

        “所以我要让他活着,就算死了也得对外宣称活着,只是关押而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