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无不散之宴席,哪怕中森明菜、小泉今日子这两个正在日本冉冉升起的明星,跟曹志强再相逢恨晚,可终究曲会终,人会散,肚皮也会饱,因此很快就吃饱喝足,到了分别时刻。

        中森明菜还好,但小泉今日子明显不太想就此散场,还想再拉曹志强去卡拉OK房,一起去唱卡拉OK。

        卡拉OK房,就是KTV,此时国内还没兴起来,但日本已经很火爆了,而且也比较成熟。

        八十年代的日本东京,但凡比较繁华点的地方,基本都有卡拉OK房,而去卡拉OK房唱歌,也是此时年轻人的消遣方式之一。

        只可惜,突然想做日本文豪的曹志强,此时已经没心情再跟这两位大歌星虚与委蛇了,他只想着早点赶着回去写,早点把《挪威的森林》抄出来。

        虽然当歌星看似更容易,但实际上呢,这时期的日本歌星的社会地位并不算高。

        概括一句的话,那就是日本的娱乐圈艺人,不管是演员还是歌星,其社会地位虽然不像南朝鲜的艺人那样低,但也是远远不如文豪的。

        其实在中国也是一样,唱歌的不如写歌的,写歌的不如写的。

        他曹志强来日本的主要目的是捞钱,那就要先打开一个市场。

        本来他的确是想从唱歌入手的,但考虑到自己的中国人身份,他忽然觉得一来就抛头露面当歌星,这似乎不是个好主意。

        怎么说呢,八十年代,虽然因为中美蜜月的关系,中日之间也是难得的好时光,双方的各种交流往来越来越密切,但在日本民间,曹志强却能体会到大部分日本人对中国人的轻视跟看不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