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进比石涛大三岁,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就步入了社会。他先后找了十多份工作,但是都是兔子尾巴长不了,不是因为无法适应,就是嫌弃工资低,前后在社会上混了两年,钱没赚到,却学会了吃喝赌抽。

        不过,石进的脑子非常聪明,他看到每年初夏,进城卖西瓜的商贩很多,而且西瓜的销量也不错,每天都能赚不少钱,他动开了脑筋。

        于是,石进借了朋友一辆三轮车,跟父母要了两千块钱,去乡下收购了五千斤西瓜,打算学着练练手。

        石进没有跟其他瓜贩一样用秤来卖瓜,而是另辟蹊径买了一些尼龙袋,论袋卖。他进的西瓜是每斤四毛钱,进城后零卖每斤七到八毛,除去运费和损耗外,每斤西瓜能赚两毛钱左右。

        石进让顾客自己挑瓜装袋,只要能扎住口,无论能装多少斤,每袋都是五十元钱。

        这种新颖的卖瓜方法吸引了大量的顾客前来购买。人都有占便宜的心里,以为能多装点西瓜,反正每袋就是五十块钱,而且还能饶个袋子回去,怎么算都合适。

        其实,人们忘记了有句老话:南京到北京,买的不如卖的精!石进早就偷偷实验了多少次,他买的尼龙袋大小正合适,无论怎么装,不管是大个还是小个西瓜,每个口袋只能装六十斤上下。如果装的西瓜大小搭配的合适,每只尼龙袋也能装到七十斤。

        如此一来,顾客有沾光的也有吃亏的,不过,吃亏的要占大多数。仔细算下来,石进的西瓜其实远比别人卖的要贵,但是人们都被自以为是的利益蒙蔽了双眼。往往不到一个小时,石进的五千斤西瓜就卖的干干净净。而旁边的瓜摊子往往还没开张。

        不到一个月时间,石进就净赚了六七万元。而且他在卖瓜的时候还收获了一位美丽姑娘的爱情。石进媳妇当初就是看到他脑瓜灵活,人又勤快,这才喜欢上了他,最后跟他喜结连理,成了夫妻。

        或许是爱情的甜蜜和创业的喜悦冲淡了石进那颗骚动的心,整整两年时间,他竟然没有上过一次牌桌。石进在女朋友的鼓动下,他就用手中的钱做首付分期购买了两间门头房,跟女朋友一起坐起了水果批发生意。

        由于石进先前积累的人气,加上他和女朋友两人从来不跟顾客在秤高矮和零钱多少上争论,吸引了大量的回头客。他们的水果生意做的风生水起。不到一年时间,竟然接连开了三家分店。石进媳妇也在网上开了网店,卖甘省天水的特产,由于她是天水市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很快就在网上打开了局面,收入颇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