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拿出东西来,实际上就是拿出东西来了......这并不是矛盾的说法,因为马林科夫的这种表态,等于是在告诉所有人,即便是将来他成为了斯大林同志接班人,成为了联盟新一届的最高领导人,他也将继续遵行斯大林同志的意志,继续奉行斯大林同志所推行的那些路线、方针、政策。

        不管这是不是他本人的真实想法,至少党内的党员干部就会这么认为,会这么去想。

        而相比起马林科夫来,赫鲁晓夫就明智多了,他没有明确提出自己在诸多重大问题上的观点和立场,反倒选了一个与实际工作毫不相干的问题来表态。

        试想,外交工作与赫鲁晓夫所担任的职务有半毛钱关系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作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莫斯科州委兼市委第一书记,赫鲁晓夫所担任的职务中,没有任何一个位子能与外交工作扯上关系,而且从他个人的履历来看,他从参加工作那一天起,也从未负责过外交领域的相关工作。

        说到底,在外事问题上,他就是一个门外汉,而对于门外汉所提出的建议,自然也不会有人去当真的。

        当然,最关键的一点是,正是因为从未负责过外事工作,所以,赫鲁晓夫在外交方面的相关机构中,根本就没有任何影响力,他也不太可能凭借着一个有关外交领域的正确建议,便在外交机构中获得多少支持。

        所以说,这个建议提出来,即便是错了,即便是得不到别人的认同,其对赫鲁晓夫的影响也不会有多么大,最多,也就是被斯大林同志批评两句罢了。

        其次,赫鲁晓夫所提出的这个和平建议,虽然不太可能在联盟中央领导层中获得认可,但放眼全联盟的范围,却也有一部分党员干部是赞成这一立场的。

        是的,尽管联盟与美国的对抗已经持续了数年,但在联盟内部,依旧存在着与美国和平相处的声音,而且,这种声音也并不弱小。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吧文学;http://www.dxsz8.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