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维克托怀疑一件事,那就是直到现在都保持着沉默的斯大林同志,不可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他自己的看法,他也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看似简单的事件里,纠缠进了多少的麻烦。因此,他之所以直到现在都不表态,并不是没有态度,而是在看别人的态度,至于说看别人的态度是为了什么,嘿,维克托可不相信斯大林同志是个喜欢随大流的人,他应该是在面对这件事的时候,谁与他是观点一致的,谁与他又是观点相悖的。

        撇开“法制建设”这个大问题,只看纠缠在这一事件中的各方利益:

        高检和高法希望能够取消内务人民委员部特殊委员会的特权,取缔该部门在逮捕、审查、宣判三流程中所掌握的一应权力,从而将司法权收归高检和高法,同时,也给内务人民委员部套一个缰绳。

        高检和高法的这种诉求,站在斯大林同志的角度上考虑,是不是应该满足?满足了,对他是有利还是不利?对联盟来说,是有利还是不利?

        在过去几年战争中,逐渐形成一个既得利益群体的军方,他们希望能够挣脱内务人民委员部、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对他们的束缚,从而掌握更多的话语权。

        他们的这种诉求,站在斯大林同志的角度上考虑,是不是应该满足?一旦满足了,对他是有利还是不利?对联盟来说,是有利还是不利?

        日丹诺夫同志以及他的列宁格勒派,一方面希望借此时机,把手伸到国家安全部门内部,甚至将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内务人民委员部都压一头,同时呢,还能结好那些军方的利益集团,从而进一步夯实他们在权力圈子内的地位。

        他们的这种诉求,如果站在斯大林同志的角度上考虑,是不是应该满足?一旦满足了,对斯大林同志是有利,还是不利?对联盟来说,是有利还是不利?

        只要将这三个显而易见的问题考虑清楚了,那么现在该做何选择,难道还不清楚吗?

        维克托从不认为自己有多么聪明,同样也不认为自己在政治斗争中有多么机警,多么睿智,但他却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当自己头上有掌控一切的大BOSS时,如果想要不惹麻烦,也不想麻烦来惹自己,那么考虑问题的时候,就应该首先站在BOSS的角度去考虑。

        你不能每次考虑问题,都想你该怎么怎么样,你应该得到什么什么,可等到出了问题的时候,却又总想着BOSS站在你那一边,那你不就成了BOSS了吗?

        最重要的是,调查费比舍恩科这个人的起因是什么?难道不是斯大林同志希望能够调查战前的“格斯滕麦尔事件”吗?当时,维克托考虑的是,斯大林同志这是在剑指谢罗夫,以及谢罗夫背后的赫鲁晓夫,而今看起来,或许的他本意并不是针对一个谢罗夫,而是在针对整个内务人民委员部呢?或者,他的目的就是在打击一下赫鲁晓夫的同时,也能将内务人民委员部的特权取消掉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