皱眉叼着香烟,维克托将这篇文章从头看到尾,在看的过程中,他紧皱的眉头便逐渐舒展开,同时,唇角处也浮现出一丝笑意。

        这篇报道中所涉及到的决策,来自于一周前刚刚召开的中央委员会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由斯大林同志亲自主持,主要讨论的问题,除了四五计划的最终方案之外,就是有关剿灭波罗的海三国民族主义游击队的问题。

        就维克托所知,为了平息波罗的海三国地区此起彼伏的民族主义游击队暴动,莫斯科之前做了大量的工作,不管是武装围剿,还是民族迁徙等等,这些举措虽然都起到了作用,但却始终未能根本性的解决问题。为此,在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对内情报局特工的安排下,莫斯科尝试着与部分游击队领导人做了接触,试图将这些游击队“诏安”过来,从而瓦解他们的战斗意志。

        但这种做法并没有得到斯大林同志的认可,相反,在了解到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的这个计划之后,斯大林同志大为光火,在他看来,那些只能躲在森林里打冷枪的“老鼠们”,根本没有资格与苏维埃政府进行谈判,他们只有两条路可以选,要嘛自杀,要嘛被杀,任何与他们谈判的企图都是可耻的。

        在这片登报的文章中,便体现出了斯大林同志的这一观点,“同民族主义分子地下活动作斗争中所应遵循的三点原则,”哪三点原则?第一,不接受谈判;第二,不给予赦免,这是对待立陶宛民族主义分子的两条基本原则,而第三条则属于政策,用文章中的话来说,就是“立陶宛社会主义共和国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共和国内党的区委、市委第二书记以及劳动人民代表苏维埃执委会副主席,以及国营农场场长、机器拖拉机站站长及其他企业经理,一律从非立陶宛民族工作人员中任命。”

        令维克托感觉高兴地,就是这第三条原则,也就是中央委员会刚刚颁布实施的这项政策,这项政策的出现,意味着斯大林同志在民族政策的问题上,已经做出了部分改变,他正在试图改变联盟对各加盟共和国的民族自决政策。

        维克托不知道斯大林同志的这项改变从何而来,也不知道是不是与他之前的进言有关,但不管怎么说,这些改变的出现,显然是一个很好的迹象。

        这项政策意义何在?毫无疑问,按照政策的条文来看,这项政策目前还仅仅局限在立陶宛一国内部实施,它的作用是,自今而后,立陶宛作为一个加盟共和国,其行政体系内的一把手,依旧可以由立陶宛族人来担任,但所有的副职以及经济部门中的负责人,则必须由非立陶宛人来担任。

        如果这项政策有效的执行下去的话,那么类似立陶宛这样的加盟共和国,其党内出现民族主义分子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即便是出现了,其所能造成的破坏性,也会受到极大的限制。

        当然,在维克托看来,这项政策颁布,也只是联盟在民族政策上迈出的第一步,真正最为有效的举措,应该是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共和国内党的区委、市委第一书记以及劳动人民代表苏维埃执委会主席,都由非本地民族干部担任,倒是人民委员会主席的职务,可以由本地民族干部来担任。换句话说,就是党委的控制权,绝对不能落到民族主义分子亦或是民族主义投机者的手里。

        不过,维克托也知道,类似这样的政策改变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估计斯大林同志也是在尝试着推进这项工作,如果效果不好的话,说不定他还会再把迈出来的这一步收回去。

        将头版头条的新闻来回看了两遍,直到索菲亚送来了早餐,维克托才从沙发上坐起身来,继续翻看下面的内容。

        “这是克里姆林宫送来的公函?”茶几的另一边,索菲亚看到了之前维克托丢在桌上的那个信封袋,她好奇的问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