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在美国的国务院中,针对中东问题实际上存在着两种声音:一种认为应该与英国人加强合作,借助英国人在中东地区的存在,来保障美国的利益,而另一种则认为应该强化与英国人在中东地区的竞争,并取代英国人在该地区的地位。

        这种观点在美国国务院中也是相互斗争的,而后者虽然占据一定上风,但也没有确立绝对的优势地位。而在这一次的会议上,后一种立场可以说是大获全胜,其获得了总统杜鲁门的坚定支持。

        作为美国的副国务卿,艾奇逊在中东问题上就秉持着后一种观点,在美国人召开的那次会议上,正是他的建议,帮助总统杜鲁门下定了决心。按照艾奇逊的说法,英国人在刚刚结束的战争中受到了重创,其若是想将实力恢复到战前水平,恐怕需要相当漫长的一段时间。如今的英国人,在捍卫其中东地位的问题上,既缺乏军力,也缺乏资源,更没有能力帮助美国来保护沙特阿拉伯的油田。因此,美国若是想要依赖英国,以保护自己在中东的利益,纯粹就是异想天开,因为后者的力量太过弱小了,有鉴于此,美利坚合众国必须自力更生,通过在中东地区构建广泛的军事基地,来保障自身的利益。

        可以负责任的说,通过此次会议,美国人在中东地区的政策,基本上就敲定了,而对外情报局后续所收获到的一系列情报,也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就当下而言,美国人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存在,除了位于沙特阿拉伯境内的宰赫兰军事基地之外,还在谋求控制利比亚的惠勒斯军事基地,另外,他们还在与法国人协商,试图获得后者所控制的摩洛哥境内五个空军基地,再有就是,克里特岛、塞浦路斯与罗得岛等地,都已经被美国人纳入了视野。

        按照联盟总参谋部的推算,美国人显然采取了与英国人截然不同的政策,他们正试图在中东地区构建广泛的军事基地,以扩张其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同时,这些军事基地的设立,也具有“拒止”功能,一旦他们的布局完成,联盟再想向中东地区渗透,困难度无疑就要大很多了。

        正是出于这一点考虑,联盟开始正式介入利比亚问题,在有关利比亚的问题上,联盟更多的是希望与英法两国获得妥协,从而将一只手先塞到利比亚去,为此,联盟并没有打算独占利比亚,而是希望从英国人手中获得的黎波里的代管权,而昔兰尼加则依然归属英国,费赞也依旧是法国人的。

        实际上,就是联盟与英法联合起来,将美国人排除在利比亚问题之外,至于联盟与美国人在这个问题上展开的谈判,不过是一种障眼法罢了。

        坐在沙发上,维克托听着诺维科夫与斯大林同志谈论利比亚的问题,尤其是美国人在利比亚问题上的立场,心里则在考虑自己的观点。

        就像之前所说的,如今的利比亚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是一个地理名词,就像曾经的印度一样,它是由三个主要地区构成的,的黎波里、昔兰尼加以及费赞,而莫斯科如果拿到的黎波里,那么将来的利比亚必然会分裂为三个国家,考虑到前世所知的一些事实,维克托感觉,最占便宜的显然就是法国人了,因为利比亚丰富的石油资源,基本上都集中在南部地区,也就是费赞区域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