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来,一个问题出现了,不管是谁能够接替加里宁同志的位置,对当今这个世界来说,都不是无关紧要的一件事,毕竟如今苏联正在谋求着新的世界霸权。

        除了汇集到莫斯科的各国特使之外,在中央委员会的号召下,全联盟各地也纷纷组织起各种类型的悼念活动,这些悼念活动有的是各地政府机构牵头组织的,有些则是地方群众自发组织的——不要用现代人的思维去考虑那个时代的人心,在卫国战争刚刚结束的岁月里,对于苏联人来说,类似加里宁同志这样的中央领导人一旦去世,绝对是天塌一般的大事,悼念活动上人们哭出眼泪来也不是演戏,有的还真是真情流露。

        按照斯大林同志的命令,维克托成为了加里宁同志治丧委员会的组织者,原本按照他的想法,这个工作应该是很繁琐的,但事实证明,他确实是想多了,因为在联盟的运作程序中,有关治丧的问题是有专门的程序和负责机构的。

        就在离开了格拉诺夫斯基街医院,返回克里姆林宫不久,中央委员会办公厅便有人找上了门,送来一份名单请他斟酌并签字,而这份名单上所涉猎到的人,便是加里宁同志的治丧委员会成员,谁可以上这份名单,谁不能上,是要由维克托来做主的。

        当然,这个主维克托是不会做的,他只是将这份名单送到了斯大林同志那里,请他老人家来确定需不需要对名单中的人做出增删。

        最初,这份名单上涉猎到的人一共有二十七个,包括了中央委员会、人民委员会、中央监察委员会等各个机构部门的主要领导人,原本按照维克托的猜测,斯大林同志或许会增加或是删除掉几个人的,但令他感觉意外的是,斯大林同志对这份名单没有做出任何调整,他只是粗略的看了一遍,便在名单上签了字。

        在确定了治丧委员会的成员名单之后,维克托才算是有了一些具体的工作,他需要给名单上的每个人打电话,邀请对方加入加里宁同志的治丧委员会——当然,这就是个象征性的流程,没有人会拒绝的,那种讲究个性,想要在这种事情上玩出格的人,会被斯大林同志直接弄死的。

        在邀请治丧委员会成员的同时,维克托还会询问对方有关花圈敬献、家属慰问之类的工作,对方所领导的部门是不是有具体的安排。毕竟能够进入治丧委员会的人,全都是联盟的核心权力拥有者,他们各自负责着一个甚至是若干个部门,而这些部门是需要参与到悼念活动中的。

        在确定了这方面的工作之后,维克托需要做的事情便没有了,他在治丧委员会中再次成为了小透明。

        加里宁同志的追悼会,在其去世后的第三天隆重举行,相关的悼念活动则持续了四天,这也表明了联盟对加里宁同志的重视,当然,也表明了斯大林同志对这位老战友的重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