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近卫军进入南方三道,皇帝势必会顺势推动当地的变革,于是最要命的问题就来了——去哪里找足够数量的合适官员,北方的官员都不够用还不好!
还有就是冯盎的态度,这头岭南的猛虎会眼睁睁的看着近卫军一路杀到岭南去?
风险有点大呀!
房玄龄和杜如晦到含光殿求见皇帝,希望皇帝搞定世家的残余势力之后能缓一缓改革的进度,至少等更多的基层官员完成培训再说。
他俩是不想来的,实际上如无必要,朝臣没人愿意私下里觐见皇帝。
因为李元喆的脑回路真的有些不正常,思维跳脱的厉害,往往是正讨论着某地的水利工程,没说两句可能就被他把话题引到了西域的经营上,也可能正说着某地的灾情该如何处理,下一秒李元喆可能就把话题扯到了各地学堂上了,总之和他聊工作是一件很累心的事情,所以一般情况下如非朝堂奏对三省六部的官员多是通过奏折与他沟通的,极少有人愿意私下里去找他商讨国家大事。
其实这也不怪李元喆,他只是习惯了后世的那种思维方式,认为处理事情要讲求效率,而不是一堆人磨磨唧唧的开会商讨,有了对策就去做,最多就是三省六部在下面商量着解决,他要的就是一个结果而已。
在最短的时间了处理最多的事情既高效又省心,多好?
但问题在于他的一系列改革让手下的人有些看不懂,臣子为了少犯错不得不事事向他请示,无意之中给自己增加了不少工作量。
总结成一句话就是:领导和团队还处在磨合期,双方的默契还要进一步加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