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 > 穿越小说 > 顽贼 >
        刘承宗在山峁摇动大旗,身后光头小十六提鼓槌铆足了劲在腰鼓上打出急调。

        边军家眷大姑娘小媳妇穿碎花袄把小鼓打得凌乱作响,根本谈不上调子,听着让人心慌。

        还有曹嫂子,挎一柄倭式腰刀、提小稍弓站在队伍最末。

        这不是战鼓,鼓声不是让人听的,也没人能从鼓声里听出任何信息,只为吓人,首先是为让贼人以为他们是官军,其次则是为让他们以为官军另有余部正在合围。

        说不好是鼓声奏效,还是山贼们先入为主的看见边军布面甲就被吓住,摇旗的刘承宗瞧的清楚,他兄长与曹耀二队步卒攻入村中的第一时间,贼人便已呈现出潮水般的溃退。

        尽管其中不乏血勇之辈,三三两两扑将上去也不过扬汤止沸,还没摸到军阵就被刀盾手用标枪投出一一刺死。

        待到临近,只消补上一刀,拾起标枪整个队伍便越过尸首继续前进,仅三十余人就将上百贼人逼得散逃,向东驱赶。

        两队步卒并不着急,队形始终被两名队长维持着,只是在逼近土围时合兵为三排一字长蛇横阵,两翼前出中部押后,呈小却月状,向前压去。

        砰地一声,阵中升起一片硝烟,是曹耀端三眼铳朝天放响。

        三眼铳是短管火门枪,有三个长约一尺的枪管,连接一根长木杆,打放时需一手托铳、肘肋夹住木杆,另一只手持火绳点燃火门,由于铳管较短,也难以精准射击。

        在这个时代,三眼铳在年纪上是种老兵器,南方铳兵在戚继光的影响下多用鸟铳,不过在北方边军,戚少保推行鸟铳的工作并不顺利。

        鸟铳有药池,既为铳膛内先放火药、再放弹丸,铳管外部由火绳点燃的药池仍要撒入与火药相连的引药,北方风大,使用鸟铳引药常会有被风吹散的风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