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 > 玄幻小说 > 儒道至圣 >
        虽说象州的“庆官”没有主动承认妄图让象州重新归属庆国,但早就与“景官”处处对立,双方都知道对方是什么身份,一旦出头,必然会被众“景官”围攻。

        片刻之后,严悟道:“此事既然牵扯到两国纷争,单单交由法司恐怕不妥,应该交由礼司和法司联合审案。”

        众多庆官露出满意之色,一国有礼部以及主管外交的鸿胪寺,而一州没有类似鸿胪寺的衙门,鸿胪寺的一些职能归入礼司。

        一州之内的政务由州牧主管,州牧之下有各司分管具体政务,诸如户司、刑司、礼司、工司、法司等等。

        一州各司是具体处理事务的衙门,州牧基本不会像县令或知府那般亲自审案,除非极个别情况。

        “严知府乃是老成之言,我看当由礼司与法司联合判案。”

        “这是最稳妥之策,毕竟涉及到上百读书人。”

        象州的礼司,一直都是庆官们的自留地,当年景国接手象州,想要用景国官员或倾向景国的“景官”们占据各司的司正和左右司正,但遭到庆官们强烈的反弹。

        庆官虽然暗中支持庆国,但毕竟是象州人或象州官员,景国朝廷不可能因此逼他们离开,一旦逼他们离开,整个象州的大部分衙门都会瘫痪。更何况,还有左相柳山在朝中与他们遥相呼应。

        不得已之下,景国妥协,让出礼司,由庆官把持,同时其余各司的司正、左司正和右司正的三位主官中,必然让庆官担任右司正,而且左司正也必须是象州本地人,只有司正可由景国其他州的官员担任。

        景国已经做出极大的退让,并承诺十年后若象州安定,逐渐增加象州人官吏的比例,并且愿意让象州人担任象州牧,对象州官员和读书人的待遇,远远比庆国对象州更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