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 > 玄幻小说 > 儒道至圣 >
        象州《名士录》的另外六成人的事迹截然相反,不仅完美高大,同时没有丝毫的瑕疵,最让张宗石难以理解的是,在他国名士的事迹中,凡是出现景国人,必然极为不堪。

        张宗石又拿《劝学书》《天下事》等一些蒙学读物举例,这些书在一些方面出奇一致,所出现的庆国人全部都是正面形象,而景国人则没有一个好人,即便是名闻十国的大名士,书中也会特意添加一些污名的内容。

        张宗石认为,这些书籍若是野史杂书,记载景国名士的污名乃是理所当然。但是,这是教育蒙童的启蒙开智之书。这些书中,所有庆国人都是完美无瑕的好人,景国人一半是坏的,另一半也做过坏事,这就让人不得不怀疑书籍编撰者与推行者的用心。

        张宗石请求董文丛彻查此事,否则长此以往,象州未来的读书人都会景仰他国之人,鄙夷景国之人。

        最让方运感到意外的是,张宗石明明对象州怀着很深的感情,明明在努力振兴象州,但最后却说了一些看似很矛盾的话。

        张宗石写到,象州百姓和天下所有百姓一样,精明而不聪明,因为百姓所知晓的事情有限,即便头脑正常,也经常会做出错误的判断,要么被官府欺骗,要么被反对官府的人欺骗,要么被他国人欺骗。或者说,并非是百姓愚昧,而是有更聪明的人可以影响百姓对一切的认知,从而让他们做出错误的判断却不自知,年常日久,他们会把错误当真理。

        之后,张宗石列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任何头脑正常的人都清楚,庆国国君、百官和世家不是大公无私的圣人,必然懂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道理,偏偏还会有象州人愚蠢地认为只要加入庆国,就会获得和那些皇族子弟、官员子弟和世家子弟一样的特权,实际上,象州人在庆国的地位,还不如庆国最底层的百姓。

        方运放下官印,看着董文丛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化一州学子,乃是重中之重,本官未能第一时间处理此事,实乃失职。张宗石此子不错,很有见地,更难得的是,他很清楚谁是友人,谁是敌人。他所举报之事,你可曾调查?”

        董文丛立刻道:“下官已经与方都督联手,调动人员暗中查证此事。已经有初步的结果,现在就传书与您。”

        董文丛说着,再度给方运传书。

        方运拿着官员,仔细,看完之后,方运轻叹一声。

        传书中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