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的不说,就单单说参战双方的单兵武器,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内战爆发的前两个月,双方的士兵手里的兵器还是以希瑞克1型栓式步枪与马克沁重机枪为主;而现在,他们手里的武器已经变成了汤姆森冲锋枪还有各种型号的轻机枪。

        大华帝国的士兵采购了一大堆的大唐帝国二手甚至是三手的汤姆森冲锋枪,自己的工厂也在大量的仿制。这些冲锋枪被生产出来送到了前线,越来越多的配发给一线战斗部队,提升了这些部队的单兵火力密度。

        相b较而言,丰江守军则是在大量使用冰寒帝国的b0b0沙冲锋枪,最开始的时候这些武器还是从冰寒帝国那边随矮人雇佣兵一切运来,後来乾脆直接在大唐帝国这边生产,供应前线使用。

        大华帝国之前是缺乏轻机枪火力的,他们只有大量的马克沁机枪,为了跟上步兵的推进速度,他们不得不把马克沁机枪的配件支架全部拆卸掉。

        现在好了,博览会出售各种机枪,同时还出售各种机枪的图纸与制造许可,大华帝国二话不说直接从大唐帝国这边采购了一种名字叫做1918的机枪,开始在国内大规模的量产。

        最新一批的武器这几天也被运抵到了前线——配发给了前线作战部队使用。

        有意思的是,丰江这边也采购了大唐帝国设计生产的ZB-26轻机枪,同时也在这几天投入到了战场上,开始血洗大华部队。

        双方几乎同时都吃到了轻机枪的甜头,过去那种b较笨重的支援火力推进战术瞬间就入了土,打了就跑的轻机枪战术开始在丰江的废墟之中大规模流行。

        随着战争的持续进行,大华帝国缓慢的动员也渐渐的运转了起来,之前那种笨拙的缓慢,也开始一点点的加速。

        这一次为了尽快把新式武器运抵前线,大华帝国方面也调动了47运输机上百架,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效率。

        为了等大华帝国的轻机枪抵达前线,大唐帝国这边还刻意压了压给丰江部队提供轻机枪的时间,让双方的新式武器几乎同一时间出现在了战场之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