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兄说笑了,我们八路军全体指战员都对教员同志的这本著作深有研究,想必贵军也有不少人深入研究过吧。贵军想要学习我们八路军的战法,或许可以从这本书有所收获。”周维汉直接了当的说道。

        周维汉从不认为晋绥军能学到真正有用的战法,最了解你的是你的敌人,双方对峙十几年,国军不还是老样子吗?根子在那,面上学再多也不管用。

        就拿军队来说,试问国军高层真是不知道底下的人倒卖军用物资,吃空饷、喝兵血吗?

        有些高级军官带头这样做,但总会有像楚云飞这样的将领,358团能在晋绥军独树一帜,战斗力颇为强悍,他能在358团内部禁止军官吃空饷,但能禁止的了军官喝兵血,克扣粮饷吗?

        除非哪个不长眼的撞在他的枪口上,不然他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然军心不稳,下台的首先就是他。

        八路军从来不敝扫自珍,方法给你了,但是奈何你学不会。

        教员同志的《论持久战》无疑是一本神作,真知灼见和高瞻远瞩。

        “周兄似乎认为抗战必胜呼?”楚云飞问道。

        “楚兄是黄埔军校毕业,从军多年,难道也对战争的前景如此悲观吗?”周维汉似有其指的问道

        “楚兄应该参加过北伐战争,敢问楚兄,北伐战争开始之前,可曾坚信北伐战争必胜乎?”周维汉反问道。

        “北伐是继承先总理的遗志,在国共合作的基础上开始的,有第四军独立团和第七军一部作为北伐先锋,又有黄埔学生军担任骨干,国民革命军8个军,共十万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所以北伐必胜。”楚云飞傲然说道。

        “那么何为大势?何为人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