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维汉点了点头,随后说道:“咱们独立支队之前搞得培训班时间太短,人员都是从部队内选拔的,学习内容也不系统,部队以及地方都需要新的血液加入!”

        “现在这195名爱国青年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地方及部队一分,哪也不到哪,咱们还得从武义、武安、涉县再招一些人!”

        “这些新招的人员,要有一定的要求,最基本的要识字,不一定非得是高小毕业,上过私塾的,在家自学成才的,都可以,将学员凑成500人应该不是问题!”

        “磁县,黎城、潞城的人员呢?”赵刚问道。

        “这三个地方在等一等,等情况稳定下来再说,到时候还可以补录嘛!”

        周维汉此话自有一番考虑,这个年代有机会接受教育的一般家里条件都不错,最次的就家里也有个十几亩地,或者家里从事手工业、商业的。

        磁县等地正在分田地,各方态度不明,贸然招收学员,周维汉还是有顾虑的。

        “你还别说,李大本事反应,不少武义、武安的老乡都说涉县、磁县都在招收新兵,为什么武义、武安没有动静,这两个地方参军的积极性是很高的,我看为学校招收学员这事没问题,这批学员毕业之后可都是干部啊,比一般的新兵前途要光明的多!”李云山说道。

        “新招收学员的年龄可定在15岁以上,太小不合适,能来当学员的,家里条件肯定不错,也不差这一个劳力!”赵刚建议道。

        随后几人又仔细商讨了一下,由于政治部及参谋处的干事都不在山上,招收学员一事就有李大本事守备团及敌工科负责,他们都与当地的老百姓接触密切,熟悉情况,工作做起来也容易。

        学员的事情敲定了,三人商量了一下学校要开设的科目及教材,不过这都是现成的,彷照抗大即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