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路两侧较为平缓的地域设置工事,布置火力点,并且相连工事之间又有壕沟相连。

        一旦工事被摧毁或被占据,工事里的幸存的战士可以向下一个工事撤离。

        如此一来,整个山坡密布火力点,射界宽阔,几乎毫无死角。

        “真是不错,工事之间相互联系紧密,战士们行动方便,颇有些冀中地道战的意思,丁伟,你在冀中军区待过,说说你的看法!”副总参谋长笑着说道。

        “冀中的挖掘的地道首重的就是隐蔽性,其次地道四通八达,就算小鬼子发现一个地道的入口,也可能在地道里面转的七荤八素!”

        丁伟说完,又仰着头观察了一个整体的工事。

        “阎王山上的工事,隐蔽性略有不足,现在的夏季,草木旺盛,敌人在山下即使用望远镜观察,也发现不了,倒是到了冬季,就不一定了!”

        “其实这是两种不同的战略意图,地道战要的就是灵活作战,出其不意,给予敌人杀伤,而阎王山的布置,是依靠工事上布置的火力点给予敌人正面杀伤,随后节节抗击。”

        “不过两个也有相似之处,就是工事之间的连通性!”

        丁伟一连说了好几点,对其中不足之处也加以点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