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富农为减轻负担、缩小目标、逃避斗争,主动变卖部分次田,贫苦农民的土地增加。

        随着公平负担办法和减租减息政策的深入,土地转移不断持续,地主富农的负担逐渐转嫁给贫苦农民。

        由于富户多有积蓄而贫农家无余财,贫苦农民在抗日负担问题上逐渐处于很不公平的境地。

        一些地主、富农趁机在负担政策上欺骗、隐瞒、逃避,有的家庭经济情况反而上升。

        “公平负担不公平!”

        在群众发动较为彻底的地区,中农、贫农又常把负担“挤”向地主、富农及富裕中农,形成“富户捐”。

        林真听后点了点头,随即说道:“是啊,这一点的确有过惨痛的教训,不过后来得到了纠正,以我曾经工作的赞皇县为例,后来确定了“田亩作分,浮财作分,存粮作分,累计计算”的标准,换句话说,以每户土地、金钱、存粮的总价值为标准,确定应负担的公粮,如此一来就形成了新的合理负担办法。”

        “而一些大户的确隐瞒财产,对于金钱和存粮的确定,我们可以通过群众运动,执行“比、估、斗、挤”的方针”

        “比:比家庭穷富;估:估计浮财存粮的多少;斗:对于不承认的,摆事实、讲道理,开展说理斗争;挤:对坚决不承认的,召开群众大会,逐项进行评估,以批判态度迫其认账。”

        周维汉听完,看向了王英,示意他说说看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