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维汉率部在太南异军突起,相比历史同时期,无异于壮大了八路军的力量,将近两万人的主力部队,八路军在太南地区有了自保的余地。

        不过只是自保,周维汉还是不太满意。

        “然后呢?我说你怎么让我来一趟,你小子竟会给我出难题!”副总参谋长笑眯眯的说道。

        “你可不要忘了,六月份顽军还在太南与咱们八路军搞摩擦,双方协议的内容,临屯公路、长治以及平顺以南是国军的地盘,咱们八路军在北部活动!”

        “老蒋对咱们八路军防范甚严,长治南部地区的林县、高平、壶关、陵川有着国军冀察战区的杂牌武装四十军、新五军顶在在最前线,你以为他们的目标只是日军?”副总参谋长接连说道。

        “参谋长,你说的我都明白,我是一名军人,政治上的事我不懂,只想着打仗的事!”周维汉出言解释道。

        “国军的事我也不想管,可是耐不住他跟我太南根据地挨着啊,从军事上来看,我太行、太岳以及中条山三者互为犄角,无形之中就结成一道屏障,即使日军在军事力量占据优势的情况下,要是想动手,也得好好考虑一下!”

        “咱们太行、太岳根据地都好说,日军多次扫荡也奈何不得,可是中条山不一样,第一战区的国军看似兵力不少,在我看来其军事部署上各自为战,处处都是漏洞!”

        中条山东西长150公里,南北仅宽55公里,西起永济,东至济源,中部以垣曲为中心。

        其地形在南北方向上,就如同一根快子,没有战略纵深,背靠黄河,稍微一用力就会折断。

        而中条山这个所谓扰乱治安的游击基地,实际上有名无实。

        首先,作为深入敌后作战的部队,在日军的严密封锁下,处于无后方的作战状态,补给困难,这就要求根据地要有自给自足的足够给养的经济力量,而中条山根据地地瘠民穷,即使在最好的升平岁月,山里的条件也难养活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