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拿起信,上面邮路分明,泛着淡淡霉味和粗糙的质感告示着它年代久远。玉镯表面已经看不到抛光的痕迹,浅绿色纹路却还是清晰可见。

        她看着我,眼神里有些许请求:“所以我想你帮我一个忙,把这封信和这个手镯交还给原来的主人。“

        我摩挲着信,泛黄的旧纸张背面写着还算清晰的地址,正面的右下角,收件人是:暖微。

        机票很快买好,只三个半小时的旅途,便抵达厦门。

        我按照信上的地址,一路询问过来,彼时正是晌午,7月的阳光落下来,我站在树下的斑驳光影中,一抬头,恰好看见路牌上的“思明南路”。

        这一片区域倚靠海岸,周围居住的大多是信奉佛教的老人。我沿街问了一路,却都未能打听到有关信上主人公的任何消息。

        厦门的天气过于炽热,寻至傍晚,我累热交加,便找就近的一家餐馆坐下休息。虽是黄昏,而馆里吃饭的客人并不多。门口前面的大树荫下,有位老太太躺在旧棕色的藤椅里乘凉,怀里抱着猫,悠闲地哼唱流行于上个世纪初的闽南语民谣。

        店主是个年轻的小姑娘,在端上来我点的面之后,径直走向了老太太的方向。

        她在老太太身边坐下,眼神满是好奇:“奶奶,今天总可以给我讲讲你的故事了吧?”

        老太太眼里闪着微光,她望着远方,像是要望向上个世纪那样远。

        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