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小的好调教,再说肖恒也不完全准备让这些人还干老本行。

        中国民族乐器虽然有自己的特色,但由于曲艺从业者的地位较低的缘故并没有得到有效的传承,顶多只在秦楼楚馆一类的地方有些琴曲之类的流传,但大多也只是为了讨好士人阶层的喜好罢了。

        直到录音设备出现之后,这才有了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为代表的一系列现代人耳熟能详的民乐。

        但即便如此,阿炳本身所做之曲也大半失传了,可想而知从古至今究竟有多少精彩绝艳的曲子流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不得不叫人惋惜。

        而西方音乐的从业者却与东方同行的命运完全不同,西方音乐最初是为了服务宗教事务的,音乐在西方的宗教仪式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

        自耶稣之后,整个西方世界都在一神教的统治之下,其宗教音乐的作者自然也就享受了非常崇高的地位,进而慢慢发展延续,直至统治了后世的音乐界。

        与其类似的是东方的诗词歌赋。虽然当时那些精彩绝艳的曲子未曾流传下来,但这些美丽的诗词却千古流传,至今读起来仍然唇齿留香……

        词与曲的不同命运,充分展示了什么叫主流文化的力量——直到现代,各种历史资料也很少谈到当时的物价、百姓具体的生活状况以及更加日常的东西。

        可以说几乎所有史书上所记录的,都是距离当时的老百姓很远很远的东西。一个大官茶余饭后的调侃都能流传千年,而成千上万的百姓万卖儿卖女甚至易子而食的悲惨在史书却不过寥寥数笔。

        “公子?公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