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如果不能保持一个良好的气动外形的话,那么子弹的弹道也就会变得随机起来,那么线膛的作用就会被大大削减了。

        可是铜本身太贵了,小规模的使用倒还可以,可大规模使用的话没有现代化的冶炼工业根本扛不住这样的消耗。更别说一发子弹出去就相当于好几文钱没有了,一个班打光一个基数那就是好几两银子!

        仅凭个人力量就算肖恒现在家大业大也是消耗不起的,没有国家级别的资源就算养得军队也打不起仗,尤其是打热兵器战争。

        金属铅虽然比铜便宜,但实际上这也是一种比较贵的金属,至于什么便宜……那当然是铸铁啦!在发明了高炉和炼焦技术的大宋,铁价便宜得令人难以置信,如果没有被打断历史进程的话,也许慢慢会出现大型的煤铁工业体系也说不定。

        所以这些看起来像是纯铅的子弹,实际上却是铸铁覆铅的。

        铅能比铜更好地嵌入到线膛中去,从而使得气密性更好……而内部的铸铁弹头很难改变形状,能让子弹维持一个基本的形状不会过于变形。

        从理论上来说,这样的弹头性能会差一些,但它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便宜。

        手枪的使用场景基本都在30米以内,甚至十几米左右的距离,所以弹头能否保持足够好的气动外形并不重要……在这个距离上其弹道本身也不会偏离太远,打得中就打得中了,这么近都能打偏的话那也跟弹头的气动性能无关了。

        肖恒从盒子里抓了一把弹壳,在底部塞上一片蜡纸,再往里灌满发射药,最后压上覆铅的铸铁弹头……这样的工作看似有些枯燥但肖恒却兴致勃勃,很快就压好了上百发的子弹。

        时隔大半年的时间,这把来自未来的武器终于重新焕发了青春,而饥渴已久的弹夹也终于被重新填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