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事实上,这柄“神兵利器”只是川蜀第一钢铁厂专门为欧洲人制造的“旅游纪念品”,是用特种钢板直接切割打磨而成。

        至于折叠锻打什么的……抱歉,根本不存在,只是一种普通的流水线产品而已。

        然而普通钢板切割打磨的苗刀为何性能与精心锻打的倭刀不相上下?

        这其中虽然有秦府先进淬火技术的功劳,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川蜀第一钢铁厂的特种钢板。

        蜀地乃是锰矿大省,之前秦府付出了无数人力物力去探矿,现在终于有了结果。

        锰矿的发现,自然带动了冶金业大幅度地进步,锰钢的出现直接抹平了日本的冷兵器优势。

        是的,虽然有些无法想象,但在宋朝晚期,中华地区的冷兵器水平已经逐渐落后于日本了。

        其中部分冶炼技巧失传只是微不足道的一方面,最重要的其实是铁矿质量方面的大幅度下滑。

        自汉以来,中原地区进入铁器时代已经长达一千五百,在如此漫长的历史之中,大量品位高、易开采的铁矿的铁矿变成了农具、炊具、武器、铠甲……

        历年历代的生产与战争大量的吞噬着铁矿石,到了宋朝时期中原地区的铁矿质量已经下降到难以忍受的程度了,虽然有着炒钢等新技术的出现,勉强还能维持武器装备的性能,但在最高端的武器上已经不如日本了。

        这也就有了司马光“宝刀近出日本国”的感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