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此同时。

        大理寺。

        古曰:掌刑为士,又曰理。汉景帝加大字,取天官贵人之牢曰大理之义。大理寺掌刑狱,尤其是罪行重大的案子,能够踏进这座大牢之人,无不是罪行重大,所以大理寺周围多植利棘,加以大批重兵防守,戒备森严。

        然而就在这个理应冰冷血腥的牢狱里,竟然飘出了酒香。

        那可不是寻常的酒香而已。

        酒是好酒,而且还是温过的好酒,才能散发出如此浓郁的香气。

        顺着温润的酒香而去,走过了灰暗Y沉的地牢走廊,在长廊的末端,有一处长宽约莫都有三间宽的牢房,酒香就是从那间牢房里飘出来的。

        酒原本装在一起不起眼的灰扑小土罐子里,被人倒了小半罐进了青瓷盅,下方以黑铁方盆盛着热水,就这麽被不疾不徐地暖得芳香四溢。

        不同於其它牢房里只有y榻与y豆乾般的被褥,在这大过年的寒天里冷得宛若冰窖,在这个长廊最底端的牢房之中,有炭火烧得正炽的火盆,榻上一床新铺的被褥,看得出来褥里的被芯还是新打的棉花,把被套撑得圆滚蓬松。

        牢房宛如铜墙铁壁的的高墙上,开了一个根本称不上是窗的小洞,做为透气用途,以至於整间牢房在大白天里,光线依然昏暗。

        所以,在榻旁的方几上的灯台已经亮了火光,火盏两旁,摆着还算丰盛的四菜一汤,两副碗筷,两个酒杯,两个男人相对而坐,这种场面出现在饭馆儿里,倒不稀奇,但是,出现在大理寺的牢房里,就不由得令人感到几分奇怪了。

        更奇特之处,是这两位正在把酒言欢的男子,一位是穿着囚服的牢犯,年纪不出三十,剑眉朗目,高挺的鼻梁带着几分胡人的味道,乍见气质幽沉,但是在不经意咧齿而笑时,又似爽飒的大男孩,教人惑於何者才是真实的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