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春耕在即,臣请陛下诏令开荒,凡开荒之土地,皆归开荒者所有,三年内免赋。”赵崇凝谏言道。

        不同于盛唐,也不同于后世,现在关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地广人稀,渭北良田,凤翔等地充为皇庄,但仍然有很多土地处于荒废状态。

        李晔刚要答应,韩偓道:“陛下不可,开荒土地不能为民有,此举是加强地方豪族势力,试问移民如何争的过当地土豪?此举短期有利,长远看,实则动摇国本。”

        赵崇凝没想到自己的学生会顶撞他,有些下不来台,斥道:“如今关中何来豪强之说?不开荒何以养民?何以充盈国库?”

        李晔心中一动,地方豪强永远不可能消失,宗族大姓,是地方的豪强,而世家门阀,就是朝堂上的政治豪强。

        开荒令一下,外迁而来的移民怎么可能竞争的过他们?

        韩偓冲李晔拱手道:“开荒令可下,但开荒的田地不能为开荒者所有,全部计入皇庄之内,一年免赋,第二年七成赋税,第三年六成,第四年五成,此后皆以五成上缴。不能兼并土地,则土豪不会参入,流民反而可以放开手脚,以量取胜。”

        李晔皱眉道:“第二年就收七成赋税,会不会太高了?”

        韩偓道:“移民充入皇庄,可征用农社耕牛、铁犁等器具,耕作积极性高,三年之后,收获超过自耕农。”

        赵崇凝怒道:“治国之策,在于一视同仁,厚此薄彼,恐非长久之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