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宝心道这事多拖一日老子就要多出一天的开销,这一天的开销就当在儋州半个月的费用了,拖得越久成本越高,还是得设法尽快把事情办了才行,成与不成还另说。

        当下张金宝心生一计道:“其实是这样的,前些天宁长去儋州考察的时候接见过小人,且委托了事情让小人去办。宁长特地嘱咐,让小人到了三亚之后一定要来见他复命,若是见不到长,小人怕耽搁了正事担待不起,望小哥明察。”

        书吏一听果然放下了手里的毛笔,拉了另外一人到旁边嘀咕了几句,又过来仔细问过张金宝的姓名、来历之后,便让张金宝先到旁边候着,等他先去找上司汇报情况。

        张金宝倒也不怕被戳穿,宁崎有没有嘱咐他办事,这就只有宁崎本人才能确认。他在儋州与宁崎会面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却可以确认这位朝堂上的大官还比较好打交道,也不会对百姓摆出太大的官架子,真要是报到宁崎那里,自己得到接见的机会反而更大。

        张金宝等了一阵,便见那书吏领着一名短年轻人出来了。张金宝见这人短短衫,也拿不准他究竟是长还是归化民,当下便先自报家门道:“小人儋州琼西书院山长张金宝,见过长。”

        本书创世,为防盗以下内容稍后重新编辑

        从四月二日开始,在海汉国民享受假日的同时,海汉国与参加此次开国庆典观礼的各国使节代表的一系列外事活动也拉开了帷幕。

        这次庆典期间,大部分在南海地区数得上号的国家都有官方或非官方的人员来到三亚,对海汉来说也是极为难能可贵的一次国际外交机会。向其他国家推销海汉的政治观念、军事同盟、文教体制以及金融贸易方式,是海汉在外交活动中一直坚持实施的手段,并且也在过去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效。通过这些手段,海汉在南海地区不断地增强国际影响力,逐渐将一部分国家和地区演变为海汉的盟国和拥趸。在海汉拥有更大规模的官僚体系来治理面积更大的疆域之前,保持当下这种友好的国际关系远比通过战争手段占领这些地区能带来更多的好处。

        在此之前已经签署框架协议的南海贸易联盟,也是为各国代表在三亚进行的国际交流提供了双重平台。这个建立在自由贸易协定基础上的国际组织虽然没有过多地涉及政治和军事领域,但只要能够打开贸易渠道,对已经逐渐熟悉国际事务操作的海汉来说,其实也就只是多费一点掩人耳目的手脚而已。只要不是对海汉抱有太重仇视心理的国家,有了资金和物资的进出口渠道之后,海汉相关部门自然能设法打通该政机关的要害关节,从逐渐影响到这些国家统治阶级对海汉的观感和态度。

        海汉官方机关所安排的外事活动,也是按照传统的政、军、文、商四个领域进行。为了照顾一些国家派来的代表分身乏术,这些交流活动也是特地规划了时段交替进行。在四月二日这天所举办的官方外交活动就只有一个,即南海贸易联盟及区域国家展峰会。

        这个时代的国家自然不太明白这种所谓的国际峰会到底是个什么意思,但既然海汉人要搞这个活动,以其一贯的做法来推测,想必对参与国多少都能有点好处,就算不参与,听一听了解下情况总吃不了亏,所以各国代表都没有缺席这个会议。

        海汉官方花钱搞这么一个国际会议,自然不是单是为了在各国代表面前摆摆排场而已,更主要的目的是利用这个机会,在国际交往间树立起“带头大哥”的形象,掌控多国对话的话语权,并且向各国进一步推广海汉所倡导的自由贸易体系。而对其他国家的与会者来说,在与海汉进行的贸易中尽可能为自己的国家争取到更多的利益,就是他们这次来到三亚的主要目的之一。

        而对于三亚本地民众来说,虽然议政之地很近,但国家大事距离他们的生活还是很远,这几天是一年中难得的公休假日,自然是要好好享受三亚的热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