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东来摆摆手道:“火候未到,再晾他两天。他想杵在门口逼我们接见,那就正好用他来打...他来打个样,让其他国家的人都看看,大明现在是个什么处境!”

        王承恩到执委会的办公楼外守候,本来是打算以此来扩大影响,让海汉这边觉得下不来台,说不定就会尽快接见他了。

        但他万万想不到,执委会也想拿他当样板,敲打敲打别的国家。

        至于由此所产生的影响,执委会并不担心,毕竟在这里的话语权和舆论风向,那肯定都是牢牢把控在海汉手里的。

        海汉迁都已经处于进行时,所以不少国家也在准备将本国的外交使馆机构从三亚迁往杭州。像葡萄牙这种积极分子,更是连大使都已经跟着执委会到了杭州。

        每日前往西湖北岸胜利宫办理公务的外国官员着实不少,进进出出就都能看到守在大门外的王承恩——外交部门给他安排了一张太师椅,还有一把遮阳伞,甚至还有茶水,这样的配置很难让人不注意到他。

        就算有人不知道王承恩的身份,只要稍加打听,便会知道这位是代表大明来议和的使臣。

        至于为什么会被晾在了胜利宫大门外,各方对此的理解或许会有不同,但有一点共识是毫无疑问的,那就是海汉在目前还没打算停止对大明的攻势。

        不管是否支持海汉,各国对于这场战事的关注度都非常高。但有关前线的战况,大多数人的消息来源还是只有海汉官方通过报纸发布的战报。

        战报上的海汉军是一路平推,击溃大明指日可待,但真实战况如何,还是有很多人心存疑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