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继续寻求无上寂静之道,去见了乌达迦·罗摩子。来到後,我对他説:"贤友,我想在你的法律中修行。"他説:"贤者请住下吧,像你这样有智慧的人,不久就能亲身证得老师的境界。"我很快就学会了他的教法。我不仅能够説法,而且能説:"我知道、我见到。"

        我想:"罗摩不是仅凭信仰就説他证得这个法,他一定是真正知道和见到了这个法。"於是我去问乌达迦:"罗摩説他证得的法是什麽程度?"乌达迦説他证得非想非非想处定。

        我想:"不只是罗摩有信心,我也有信心;不只是罗摩有JiNg进,我也有JiNg进;不只是罗摩有念,我也有念;不只是罗摩有定,我也有定;不只是罗摩有慧,我也有慧。我何不努力证得他所证得的法呢?"不久我就证得了那个境界。

        我去见乌达迦説:"贤友,罗摩説他证得的法就是这些吗?"

        乌达迦説:"是的,这就是罗摩证得的法。"

        我説:"我也证得了这些法。"

        乌达迦説:"真是太好了!我们能遇见像您这样的同修真是幸运。罗摩所证得的法,您也证得了;您所证得的法,罗摩也证得了。罗摩知道的,您也知道;您知道的,罗摩也知道。罗摩是什麽样,您也是什麽样;您是什麽样,罗摩也是什麽样。来吧,请您来带领这个团T吧。"这样,乌达迦虽是我的同修,却把我放在老师的地位,给予我最高的尊敬。

        但我想:"这个法不能导向厌离、离yu、寂灭、宁静、证悟、正觉、涅盘,只能导向非想非非想处的投生。"於是我对这个法不满意,就离开了。

        佛教术语与句子解释:

        无所有处定

        这是佛教禅修T系中的第七禅定境界,属於无sE界定。在此境界中,修行者超越前面的"识无边处",进一步放下一切所缘对象,达到"无所有"的意识状态。修行者T验到没有任何事物可以抓取、执着的境界,心中只有"无所有"的观念。这是一种极其细微、寂静的状态,但仍属於有爲法,未脱离轮回。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