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在振动本身即表现为“原力”,比如,维持星体自转和公转的“万有引力”,就是星体维持守中、定域、本位振动之“中”呈现的“原力”之“欲”的表现形式,同时宏观星体的自转公转也是物理学所谓的“万有引力”这个“原力”之“欲”得以呈现的条件;同理,维持微观粒子守中定域本位螺旋振动之“中”的而呈现的原子力或分子力的“原力”之“欲”,就是微观粒子得以维系振动存在和微观粒子得以呈现“原力”之“欲”的条件。
因此,所有各种各样的“力”和趋向表现,其终极本源都是“欲”,并且所有“欲”的产生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即振动的守中趋向。
综上,“欲”是趋向性的“力”和“能量”统一,因此可描述为“能力”,就是说“欲”不究竟地说可以称之为“能力”。
对于“欲”的产生和存在机制,会在后文涉及到“中”这个概念时详细阐述。
“振动”和“欲”是互相依存的关系,而不是主从关系和先后关系。
守中振动产生“欲”,同时“欲”维持守中振动;“欲”因守中振动而呈现“有”,守中振动又靠“欲”维持。也就是说在“振动”与“欲”的关系中,时间与空间本身是不存在的,因为时间和空间是振动本身产生的。
不同的振动模式产生不同时空,时空是“有”得以存在的基础,因为“有”需要时空来体现存在。
因此可以说,不同的振动模式产生不同的“有”,不同的“有”对应不同的振动模式。
可见,“道”所蕴含的宇宙本体存在秩序本身含有两重意义:一是“欲”,即原力;二是“欲”之原力趋向的表现,即“志”,即宇宙意志,也就是自行组织和自性平衡的“自秩序机制”,这种机制被名之为“弗”。
宇宙存在秩序也就是“道”,就是指自秩序机制,自秩序机制是“志”与“欲”圆融一体的存在。
这个“志”与“欲”圆融一体的存在就是“道性”,在生命宇宙来说就是“自********”在生命灵智上即表现为“愿力”,即来源于生命灵智振动的原力。也可以说,“原力”是道之本体振动秩序之欲,可称之为“天欲”;“愿力”是生命灵智振动秩序之欲,可称之为“人欲”。所以“欲”是生命灵智之能“观”和之所以能“观”的原因和结果,但是不同“欲”下会呈现出不同的“自秩序机制”作用的“道性”状态,也就是会呈现不同的显序之“有”的性状,因而万物呈现的性状是不同的,每种性状对应特定的振动模式,也因此呈现出宇宙万物的确定性和多样性。
宇宙本体之道的“无”和“有”存在“自秩序机制”所呈现的性状可概括为“道性”,“道性”包含宇宙本体整体全息性存在的隐序和部分完整振动性存在的显序以及维持秩序存在的原力,道性的终极实体是“道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