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这话说的很奇怪,照顾一个人,为什么需要泥瓦匠呢?还说什么“有半个人高了”,难道武头的大哥是个侏儒?

        其实不然,武头是他爹娘的第一个孩子,但却只在家中排行老二,因为他上头,还有个泥做的哥哥。

        捏个泥人当哥哥,是天津卫的传统。天津行二的人,特别多。走在大街上,这人叫“郭二哥”,那人叫“李老二”,好像老大都待在家里不出门一样。

        其实,大部分老大真不出门,泥人做的老大,想出也出不去。

        这种现象,还是源于天津卫的一个传统民俗,拴娃娃。

        所谓拴娃娃,就是去娘娘庙求孩子。一对新婚夫妻结婚了,却久不来子,这夫妻便会去天后宫娘娘庙求子。

        求子之后,夫妻俩也不能空手而归,就去领个泥人回家,当做大儿子养。若是把泥人领回家,随手一扔,不问事,那这对夫妻还是怀不上;若是精心对待泥人,把泥人当个真人养,每天吃饭时给泥人加碗加筷子,那不出仨月,妻子必怀孕。

        有了小孩之后,这泥人大哥也不能扔,还得在家供着。每逢过年,还得给泥人大哥换件新衣服。怎么换呢?就是让那绘彩的师傅,拿着染料给泥人涂上鲜艳颜色,补一补褪色的部分,这就当新衣服了。

        有了新衣服还不行,这真人老二会长大,泥人大哥不能只是巴掌大小啊。每过一年,夫妻还要请泥瓦匠,把泥人加粗一点,好似泥人也长大了。像武头的泥人大哥,经过这么多年的供养,已经有半个人那么高了。

        当然,人那么精心供着泥人大哥,也是有其他意图的。传说,泥人大哥可以帮助老二挡病挡灾。若是对泥人大哥好,泥人会主动帮老二挡病,老大是泥做的,百病不侵,即使染了病,也不会出问题。

        哥俩感情再深点,泥人大哥还能帮老二挡灾,本来是老二断胳膊断腿的灾,被老大挡住,掉了手脚。没关系,反正老大是泥捏的,掉胳膊掉腿,再接上就行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