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了单个细胞的范围,就属于多细胞发育的事情了。这部分工作,可以交给麻花工作站。

        吃饱了之后,兰泽回房间,把地上碍事的图画纸全踢到一边去,就动手规划感觉器官的多细胞结构。

        一大类以磁感为主。一大类以光感为主。

        振动感知和触觉,也都可以利用磁感应线圈实现。但传统的大自然方案也可以来一份,比较看看哪种更好用。传统的振动、触觉、化学感官挑几种,用模块化方式重写一遍就行。

        这些都只是信息采集器官,凑活用吧。如果不好用,以后再改掉。

        设计眼部结构的时候,他一直在犹豫,要不要干脆装个灯。

        犹豫到最后,他决定,凡是大自然没有的,都可以加上。他的眼必须有灯!可见光、电磁波按需发射;以后加上个辐射源,照射能力还可以更牛逼。唔……用不着的时候,不开灯就是了。

        神经系统的一端,是感觉信息,另一端,是脑。

        三八脑是三八神经元实验完成后的下一步目标。脑结构不着急,先搞几百个神经元随便连连,测一下数据,以后再推演脑结构。

        就当成一台和八叉、麻花差不多的工作站。只不过,消耗的能源类型不大一样。那是“电脑”。这是“生物脑”。按照能源类型,实际应该称为“化学脑”才对。

        兰泽给并不存在的三八脑,预设了个电路接口,方便以后连电脑。

        这个脑除了要对感官传来的信息做分析处理,还必须有个操作系统。这些都属于软件,可以通过电脑灌装进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