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说结论吧。细胞底层结构可以扛宇宙辐射的智慧生物,已经不远了。”

        “嗯?”老所长有些意外,“你说什么?你小子信口开河?我怎么从来没听说呢?”

        “您老的领域,是人。我的领域,不是人啊。”兰泽理所当然地说。

        现在他和核工业部共同攒起的技术中,扛核辐射的细胞底层结构有十多个不同版本。其中有低成本简便易行的版本,还有便于构造复杂多细胞生物的版本。

        最初的实用型设计,是治理核污染的微生物,现在还在各地污染区用着呢。因为刻意的安全设计,这东西在自然界死得很快,每治理一小块面积,都需要重复投放微生物。这样一来,相关人员的水平提升倒是很快。

        在实验城中目前试运行中的核电站,也是用抗辐射结构为细胞基础的生物发育而成的。未来在地外探索和开发中,可以在辐射环境下方便地建立起能源站点。

        做核电站发育的同时,仙女手下还有个小组,搞抗辐射版本的神经细胞有小半年了。他们用各种方法测试细胞内的量子纠缠方式,目前的神经细胞成品有量子共振和直连通讯两个大类。下一步,就打算用这些细胞做神经组网的实验。

        除此之外,在卫瀚扬的研究所里,鲸脑已经解析清楚,目前有一台运算阵列堆积而成的鲸脑模拟器正在运行。

        神州各地的医学资料库里,有历年积累的人脑样本,和大猿脑部标本。

        兰泽如果想做脑部复刻的话,这些都可以用来参考。

        他完全可以用抗辐射版本的神经细胞,代替大自然演化出的脑细胞,来复刻同样的运算结构。

        同时,他也可以推演出更有效率的神经连接方式,创造出与大自然设计截然不同的新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