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在鼓面上某些点缀上一些重物,就可以抑制它的某个振动方式,就可以将鼓的音色做得更好……”

        这个赵兴盛还是懂的,给鼓调音嘛!

        而且,同样是鼓,有的人敲出来好听,有的人敲出来难听,就是因为这个。

        打击位置和力度不同,音色就不同。

        音色控制,永远是最重要也最难的技巧。

        不过现代人不常这么用,现代人通常是开发出来更合适的材料,或者控制材料本身的厚度变化,来抑制某些不好的波形。

        但是古人的话,肯定是没办法做到这点的。

        “所以你在通过计算,来减少工作量?”赵兴盛懂了。

        “可以这么说。”谷小白道。

        “然后再考虑到材料本身的问题,鼍鼓使用的皮,是扬子鳄的皮,扬子鳄属于鼍属,也就是短吻鳄,国内就只有一种短吻鳄,就是扬子鳄,但是用扬子鳄的皮是违法的,我们只能退而求其次,用美洲短吻鳄的腹皮来制作鼍鼓。美洲短吻鳄的体型比扬子鳄要大,所以要选择年轻的短吻鳄。”(注1)

        “此外遗迹之中,发现了大量的鼍龙的骨板,也就是说,古人对扬子鳄皮的硝制很粗浅,还有大量的骨板残留,并不像现代的鳄鱼皮那么柔软,那么鼍鼓的边缘其实拥有一定的厚度和硬度,中间腹部竹节纹,皮肤没有骨化的部分才比较柔软,所以鼍鼓应该是一种介于板震动和膜震动之间的情况,外圈板震动,内圈更近似于膜震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