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从来就没有人破过曹王这冠绝金宋的剑法,哪怕险胜过他的独孤清绝也只是靠运气带来的一根流矢,哪怕实力与他相当的肖逝都没能对他探知完全,他那谜一样的冥灭剑到底何解谁也不知道!就要有这样的一个天之骄子,他就是孤单地站在山巅等你去将他挑下来,即使他堕落着不思进取,即使他淡静地招呼着你一次又一次的动态攻击,你就是攻不破他、拿他没办法,你还没碰触到他你自身的防线就被瓦解,然后你绝望地弃械倒在他结界之外,而他,剑法从头到尾都好像那一个样……真的只是那一个样?

        不变应万变,无招胜有招。

        林阡的所有壮烈恢廓都好像填进了一个陷阱一块黑洞,尔后整个战局里都流窜着残败四散的刀气,除此就只有曹王得势聚歼的剑影。雪光倾颓,墨色鲜明,火势锐减,松风大盛,令武功低微的寻常士兵都看得清楚谁优谁劣。一时间,满目都是清亮玄色,全然出自曹王袖间,鬼设神施,浑然天成——曹王第一剑,天风海雨,浓墨飞扬!

        第一轮攻防转瞬即逝,天昏地暗,山崩地裂,风起云涌,沙走石飞,纵横交织的浓墨重彩和雪光之灾,令观者全忘记四周古柏蓊翳原该是绿色。

        万斩千杀尽折戟,不灭少年凌云志。瞬然祭出,林阡第二刀,直视天河垂象外,俯窥京室画图中!——那是他站在招式基础上可以最快达到的山天意境,几乎不依赖内力,靠环境助长气势。从早期摸打滚爬获得的“以一御万”、“以一驭万”、“八十一刀”、“处处是刀”、“十方俱灭”,到后来山东辛苦磨砺的“昆仑崩绝壁”、“盘路云梯”,再到近期三峡妙手偶得的“西陵刀”、“瞿塘十三刀”,俱是这一阶段的意境典型,由林阡自然而然地熔于一炉,炽热地不懈着要填满那些被完颜永琏主宰的地域。

        无比坚定地闯入冥灭的绝妙剑境里打拼,然而却一刀一刀不停不断地受挫消亡……对此,林阡早有心理准备所以并不吃惊:曹王自造的时空曹王说了算,林阡迫近之际,无论施展出怎样的连环攻杀,都像火没有气一样地刚生就灭。在这个空间附近,林阡自认为只要将刀意填满对手的每一尺每一寸就能赢,却可惜永远缺一口气、他明明一直在填、可是怎么填也填不满。所以看似能对完颜永琏造成威胁,然而到最后都总是差那么一步……

        围观者但凡武功稍高的能感觉到,那刀剑境界的碰撞来去,争如五湖烟月和千古英雄争地、清风白云与青山绿水夺天。起先形势都是一个走向:林阡奋力突破,曹王严丝合缝,林阡功亏一篑,曹王轻松自由。渐渐他们习惯了:林阡似一粟横冲直撞,曹王如沧海尚未动荡,但因为这一粟颜色与沧海截然相反,曹王他不可能轻视或放水,作为被挑战者,曹王应该是把林阡攻势消灭到一定程度就会反攻……

        正当观者习惯之时,忽然之间战局微变,好像曹王没能守住?!来不及呼喊,立刻又发现,林阡误入了曹王构造的剑局,以为饮恨刀终于完满却不慎掉入了曹王不动声色安排的陷阱!果然曹王早就在酝酿反攻,不过他是在接受挑战的同时巧妙施计、诱惑着林阡一时脑热自投罗网!所幸林阡眼疾手快,及时后退才不曾落败,然而这却给了曹王大幅度转守为攻、甚至直接锁定胜局的机会——曹王第二剑,举重若轻,绘风写云!

        林阡之所以胆敢求战、之所以误以为饮恨刀完满,都源自于专属少年人的自信,就像林阡现在出现在这柏树林,也是被完颜永琏和战狼骗的。他太自信。

        闻知金军内斗,林阡本意来做渔翁,奈何反被钓鱼,成为替罪羔羊……一则事前林阡完全没有想过他会被指为郢王遇刺的幕后黑手。因为世人皆知战事紧张,他不知完颜璟提审郢王、更不知郢王具体路线、借此来打赢静宁会战毫无可能,世人即使听到这诬陷都不可能信!谁料,战狼却利用黄鹤去和莫非的父子亲情,把所有事顺理成章推给仿佛无所不知的他,今日这郢王遇刺叠加在邓唐内斗之上看上去是那么的合情合理……

        二则,林阡预计的是他来的时候郢王和曹王府正不可开交,自然算不到战狼还能有闲情神速构陷他林阡。谁知郢王弱得不堪一击、下场全凭他人决断;谁知曹王府借机平定内乱、裹挟所有王府来和他战斗;谁知差点连常牵念都做了围剿他的先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