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兵营里,尽管隔了几十步远。赫品章的身影还是能被曹玄一眼区分开来,说不清是因为轮廓太鲜明、曹玄太熟悉。还是因为那感觉太孤寂、清楚地传递出不合群。

        此刻,赫品章人坐在盟军里、心却在一隅。他显然是趁着林阡的人没来打扰而出来帐外活动筋骨的,只是走了几步忽然就没了力气,只能坐下来静静望着手里的东西发呆。

        曹玄蹙眉。却下定决心,上前将其肩背轻拍,赫品章转过脸来原还带着明显的排斥,却在发现是他的时候略有收敛:“曹将军。”

        在赫品章心里,曹玄是个值得尊敬和听从的上级,曹玄是因为被苏慕梓出卖、加上形势所迫别无他选、才背叛苏家选择归顺林阡。所以赫品章虽然此刻清楚曹玄已经是林阡的人、曹玄很可能带着劝降的来意,却能够包容和宽恕他的投敌,也对他有着难得的亲近之感。

        或许可以这样说,尽管此刻已不同阵线。心情上,到底还是同是天涯沦落人。

        “与我走走吧。”曹玄发现,赫品章手里捧着的。原是谌讯的旧物。

        谌讯,是林阡、郭子建、曹玄共同努力的统一事业里,最顽固的也是最后的一大阻碍。

        任你怎样去潜移默化、水滴石穿,到底那个人是以死明志的,怎可能不在诸如赫品章这类人的心念里形成一道宿命的堡垒。

        谌讯以死明了什么志?苏慕梓和赫品章等人当初曾觉得,川军不像苏军在陇右摸打滚爬多年、对苏降雪的忠心未必经得起考验。相应地林阡对川军也会比对苏军宽容,怕只怕最终川军会不坚定、被林阡招抚倒戈相向、再作为林阡的部将将功补过荣归川蜀;退一步讲。即使川军确保忠心,也不能切身体会对林阡的痛恨,因此不能站在苏军的立场想他们所想。无形之中,苏慕梓等人就与谌讯等人存在隔阂。

        然而谌讯虽然对苏慕梓失望了也自尽了,却还想要消除苏慕梓对川军的偏见和隔阂,他首先以死强调,即使他对苏慕梓失望,也绝不会背叛苏慕梓投降林阡;如果注定和苏慕梓分道扬镳,那他就选择以死殉道;若不能随苏慕梓一起荣归川蜀那便不归!

        其二,川军和苏军具有“同一性”,我们都一样,我们都誓死维护苏家的基业,我们忠贞不二生是苏家的人死是苏家的鬼,既然连命都可以给你们,怎可能不会站在苏军的立场想你们所想?只是我们必须为了苏军的未来、客观地想到更长远的一切,也就是说我们能感同身受但是我们也理性高于感性,那些意见分歧,绝对不应是隔阂,而应当要融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