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齐良臣却未能如愿取胜。

        越风与林阡差不多,内力均比齐良臣略低。一般而言,内功低的才需要去钻研和琢磨内功高那一位的特点,齐良臣打谁都是靠自己的内力、轻功直接碾压。再无懈可击的精致都是一击即碎。然而,越风却是例外。

        齐良臣始终无法突破越风,皆因刚给越风困窘,便顷刻遭其化解——再怎样刁钻危险的真气流,都能被其在意料之外的时间地点调用新的风力拦阻、并且边守边攻。鞭招层出不穷源源不绝,鞭风此方才歇彼方又起,最为神奇的是,仿佛无论何时何地。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总能迎刃而解。

        “这般新奇。”“这般无解。”齐良臣和越风就在这种对彼此的赞叹中打出平手。一如既往。

        

        而此时,正值洛轻衣最危急之际。自她被司马隆伤及,过后七八招连负隅顽抗都不能算,可谓无时无刻不在生死攸关。那一路败退,一路血迹,她周围一圈兵将全有被司马隆兵马冲宕开来的趋势。眼看阵脚大乱。

        同样是林阡没能预知的变数,前一回,吟儿在陈仓面对的高风雷虽说进步,也只是修复了他“不坚定”的缺点,今次轻衣在平凉面对的司马隆。懂得利用原先的缺点来引诱对手中计,等于是直接创新出了三层剑境外的“第四层”。一个是“修复”,一个是“创新”,哪个造成危害更大,不言而喻。

        到吟儿和轻衣这里,盟军已经不是第一次吃到对豫王府刻舟求剑的苦。

        山东之战林阡对他们从一无所知到发现和总结出他们各自的破绽,这过程本身其实就已经经历了豫王府众高手的许多进步。是的就连那段时间他们都一直在变,岂能刻舟求剑。

        齐良臣,司马隆,高风雷,他们虽比盟军上升空间小,却比高手堂普遍年轻得多,故而一次次提升超乎想象,这使得林阡每次获得的破敌方法在第二阵都需作废、第二阵总结出来的放第三阵还要补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