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水救不了近火,从兀剌海城逃出的幸存者们唯能自救。攥着杨叶建立在民众泣血之言基础上所写的讨伐檄文,郭蛤蟆和和尚说服了夏帝派来的几支稍有血性的右厢军给予增补。李君前亦发挥了超强的凝聚力和领导才能,统帅着最近被蒙古军盯上的几座城池守军随他奋起抵抗。到腊月初十,围绕着兀剌海城的复仇大军集结完毕,越风攻夺并屯驻的北龙首山成为西夏官军义军的本营和中坚。

        这时再回溯兀剌海城之败,不得不教李君前大感惊奇盟军或死或伤或像孙寄啸那般一蹶不振退回祁连山,反而郭蛤蟆和和尚这两个曹王府武将勠力同心不离不弃……尤其郭蛤蟆,今次之所以还能救出兀剌海城的一部分军民,他所驯养的白狗居功至伟,百里之外如有敌情,白狗便会用不同寻常的吠声报与主人知晓。

        “真想不到,您二位竟宁可抗命、也一直未回会宁。倒算是在西夏境内金宋共融。”最后这四个字,在盟主的噩耗传来后,一度教人不敢再提,李君前却故意当着越风的面说起,唯有反复解开伤疤才能化悲愤为动力。

        “我只是忍不了这暴行。”“贫僧见不得杀生。”郭蛤蟆和和尚分别回答。毕竟,对比起来,林阡对曹王府温和太多。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因小见大。

        蒙古军骁勇剽悍破城必屠,还理直气壮地说,屠一座城,能换来万座城的不战屈兵。

        然而,西夏在兀剌海城被屠后,投了一座吗?先濡染开去的,是宁死不降的铁血战志!

        铁木真当然不会想到,这场一时脑热的杀戮竟激起了原本胆怯的西夏诸路军接二连三热血反扑。

        

        “大汗,破城实在高妙,然而破城之后,怎又控制不住杀戮……”木华黎闻讯的第一刻就叹了口气,也罢,这种野蛮,不能自抑,发自根骨。

        但如果要一统天下,光靠“非我族类,不屈服者,杀”,如何使得?得亦不长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